大眾網臨沂訊 蘭陵縣按照先行試點、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在全縣開展農村廣播“村村響”工程,使農村廣播融入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真正打造民聽民享民樂的惠民工程。
區分不同情況,引導各鄉鎮建設不同特色廣播工程。根據全縣東南多平原、西北多山區的地形特點,引導神山、蘭陵等5個鄉鎮,以有線廣播方式推廣農村廣播“村村響”工程,引導尚巖、向城、卞莊等13個鄉鎮,以無線數字發射方式實施廣播“村村響”項目?h財政給予各鄉鎮給予8-10萬元補助,全縣共投資370余萬元,建立了縣級農村廣播“村村響”播控中心和18個鄉鎮廣播播控分中心,在1024個自然村設置4300余個終端接收點,使農村廣播“村村響”工程實現全覆蓋。
理順工作機制,完善農村廣播網運行管理體系。該縣廣播電視臺加強統籌協調,加強廣播工程建設廣播布點及設備調試指導工作,對鄉鎮廣播專業人員加強培訓,確保他們正確履行設備使用、管理、維護以及廣播節目的制作、播出等職能。引導各村配備兼職人員,檢查維修音響設備使其正常運轉,確保廣播“村村響”“優質響”“長期響”。將“村村響”廣播工程納入鄉鎮績效考核,以提高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切實起到獎優罰劣的效果。
主動傾聽民聲,優化廣播節目提高收聽效果。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組織文廣新局、文化市場管理執法局、縣廣播電視臺等部門工作人員,開展廣播電視收聽收看情況專題調研活動,對廣大群眾收聽廣播節目、是否存在擾民現象,以及廣播工作改進意見實施調查,指導各鄉鎮不斷優化節目板塊設置,合理調整廣播頻次及時長,播放老少皆宜、寓教于樂、形式多樣的廣播節目,真正實現群眾想聽、真聽、樂聽,讓黨和政府的聲音滲透到千家萬戶。(通訊員 徐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