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廟山鎮充分發揮產業基礎扎實、文化特色明顯的優勢,堅持走“特色產業強鎮、文化旅游名鎮”之路,通過項目帶動、產業助力,樹立了民族樂器、杞柳編制、中醫藥、新城古城遺址古文化、現代觀光農業等特色文化品牌,全鎮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民族樂器產業。該鎮現有民族樂器專業制作村3個,擁有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2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3人,二胡制作高級技工56人,從業人員2000余人,2015年實現銷售額2000余萬元。下一步,計劃以專業村為依托,科學整合民族樂器制作資源,建設集原料銷售、樂器銷售、配件銷售、包裝、樂器展銷、演藝大廳、星級酒店為一體的綜合中心,目前正在規劃中。
二是杞柳編制產業。該鎮現有大型柳編制品電子商務村1個,淘寶年銷售額3000余萬元,其中年銷售額超過300萬元的電子商務戶7戶。該鎮因勢引導柳編產業集群,投資6000萬元,占地100畝,規劃建設柳編工藝電子商務園,可入駐電商100戶。全部建成后,將是集網上交易、倉儲、物流、產品加工、產品展示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型園區,可實現日交易額20余萬元,將成為省內一流的電子商務園區。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入駐電商6戶。
三是中醫藥產業。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仇氏正骨術為代表,促進中藥產業規模發展。目前,擁有土元養殖專業戶6家,中藥收購站8家,種植金銀花2000畝。下一步將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完善加工技藝、拉長產業鏈條;同時注重提升仇氏正骨文化品位,目前,仇氏正骨術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是新城古城遺址古文化產業。以山東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新城古城遺址為基礎,規劃建設廟山漢文化博物館,全面展示遺址內歷年來出土的精美文物,展示廟山文化的豐富內涵。
五是現代觀光農業產業。以沂河沿岸生態特色農業為基礎,整合賽馬場、豐和有機農場、糧食高產創建示范基地、淡水名魚基地,整合立朝社區三千畝采摘園、三千畝沙灘濕地、萬畝花卉基地、休閑文化廣場進行連片開發、整體提升,打造現代特色觀光農業發展先行區。目前,正在穩步推進中。 (廟山 劉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