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容易踩坑的3個誤區

青光眼是一種可以預防但不可逆轉的致盲眼部疾病,其發病率僅居白內障之后,位列全球致盲眼部疾病第2位。然而在青光眼的防治過程中,存在不少認識誤區,可能會影響病情發展以及治療效果。今天我們請濟寧愛爾眼科朱德峰院長為大家“破除”誤區,科學認識青光眼。

誤區1
青光眼只有老年人才會有?
青光眼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因此很多人覺得青光眼是“老年病”。其實,任何年齡的人都有可能患上青光眼,只是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而已。
青光眼類型很多,一般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中再分為閉角型和開角型。閉角型青光眼好發于老年人,開角型青光眼相對較年輕人群,而青少年型、嬰幼兒型青光眼,發病年齡更早。
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性疾病;高度遠視、高度近視;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等都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熬夜、喜歡關燈看手機)和情緒激動也可能誘發青光眼。
醫生建議:正常人群最好在35~40歲間做1次眼科檢查,以后大概每2~5年檢查1次。而60歲以上要每兩年檢查1次。一般情況下,若有青光眼癥狀出現、有青光眼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不論年齡均應盡早到專科醫院進行眼科檢查,眼科醫生會告訴你是否有青光眼,這樣就可以盡早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可能地預防青光眼。
誤區2
眼壓高=青光眼?
眼壓正常=不是青光眼?
眼壓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險因素,大部分青光眼是眼壓升高引起視神經受損所致,但是也有另外兩種特殊情況存在。
(1)有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壓并不高,在正常范圍(10-21mmHg),但出現了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這種稱為“正常眼壓青光眼”。
(2)還有部分人雖然眼壓高于正常范圍,但眼底形態和視野功能正常,沒有出現眼底視神經損害,這類稱為“高眼壓癥”。正常眼壓值最高為 21mmHg,這是統計學上的概念。實際上,在 40歲以上的正常人群中,約有7%的人眼壓超過21mmHg。也有人把“高眼壓癥”稱為“可疑青光眼”,因為經過 5 ~10 年的長期隨訪,其中約有 10% 的人可能發展為青光眼。
因此,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都眼壓高,并非眼壓正常就不是青光眼。眼壓不是診斷青光眼的唯一標準,還要結合眼底視盤、視神經和視野檢查綜合評估。

誤區3
青光眼只會單眼發病?
一般說來,原發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多是雙眼性疾病,只是在病程上有早晚或病情上有輕重差異而已,故雙眼都要給予及時正確的治療,即使一只眼有明顯青光眼,而對側眼無任何青光眼征象的也應認為該眼為“臨床前期”,并非“好眼”,也需做預防性治療或嚴密隨訪。
請牢記“青光眼是雙眼性疾病,雙眼均需治療。”繼發于其他疾病的青光眼則很難說是雙眼還是單眼,這需到青光眼專科做系統和全面的檢查才能確定,有時需追蹤檢查多年方能作出青光眼診斷。
有些患者誤認為一只眼患青光眼失明了,還有另一只眼睛,沒有引起重視,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機會,造成嚴重后果。某些繼發性青光眼如青睫綜合征、Fuchs綜合征等通常只有單眼發病。
濟寧愛爾眼科醫院朱德峰院長提醒:由于青光眼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每位青光眼患者幾乎均需接受眼科醫師的長期治療與隨訪,將眼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盡可能保留視力,維持生活質量;只有在醫師、患者及其家屬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下,才能使患者對青光眼有正確的了解與認識,不再因為患上青光眼而思想負擔增加或產生悲觀情緒。
來源:濟寧愛爾眼科醫院
猜你喜歡
- @所有家長,孩子近視的7大征兆
- 評論() | 分享10月09號 14:47
- 長期戴眼鏡,眼睛會變凸?
- 評論() | 分享10月09號 14:47
- 一副眼鏡用多久比較好?總算有人說明白了
- 評論() | 分享10月09號 14:47
- 兒童近視管理,家長一定要關注這三個重要指標~
- 評論() | 分享10月09號 14:47
- 拒絕戴眼鏡,孩子的度數會越來越深?
- 評論() | 分享10月09號 14:47
-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不松懈!
- 評論() | 分享10月09號 14:47
- 經常玩手機的人,這4點你一定不知道……
- 評論() | 分享10月09號 14:47
- 建行濟寧古槐路支行:金融科技促發展·“班克”為您送便捷
- 評論() | 分享09月26號 15:46
- 建行濟寧梁山支行:積極參加梁山縣秋季房產汽車展銷會
- 評論() | 分享09月26號 15:46
- 建行濟寧太白支行:金融科技讓住房公積金業務辦理更加高效快捷
- 評論() | 分享09月26號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