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7月召開的山東省委十屆十二次會議確定,山東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精準有效的措施推動穩增長調結構,著重把握“四個關鍵環節”,努力實現八個方面新進展。圍繞這個主題,10月12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大型采訪活動在濟南啟動。活動將通過全國新媒體的視角,全方位展現山東在經濟新常態下,穩增長調結構,迎難而上、改革創新的經驗做法和成就亮點。
10月7日起,大眾網、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山東手機報、大眾網官方微博、微信全平臺推出系列文章——行穩致遠在擔當,圍繞“一個定位,三個提升”,從項目園區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現代農業發展、創新驅動發展、開放型經濟發展以及促進消費改善民生六個方面,宏觀講述山東“穩調”故事,全景呈現為“走在前列”而奏響的山東樂章。
“行穩致遠在擔當”(44)
電商打通農產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的菏澤模式
大眾網特約評論員丁厚勤
眼下,菏澤天華電商物流產業園的大樓里,近百家電商企業正在厲兵秣馬。10月19日至21日,阿里巴巴集團將與菏澤市政府合作開展電商大促活動,導入620萬流量進入淘寶特色中國菏澤館。位于一樓的淘寶特色中國菏澤館,菏澤八縣三區的特色農產品琳瑯滿目。大促日來臨時,這些在菏澤土地上生產出的產品將被銷往世界各地。
菏澤是傳統的農業大市。今年全市夏糧總產413.57萬噸,實現“十二”連增。然而,因為農業產業鏈不夠長,農產品附加值不高。發展現代農業,使一產更好地向二產、三產轉化,成為菏澤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
作為中國牡丹之都,菏澤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即是牡丹。在堯舜牡丹產業園,牡丹根被提取生產成面膜、牙膏,牡丹花被制成花蕊茶、牡丹精油,牡丹籽被提取出牡丹籽油,一棵棵牡丹進入廠區,各個部分都被吃干榨凈,不舍枝葉。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牡丹系列產品科技含量高,滴滴粒粒都是精華。以牡丹籽油為例,其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2.26%,其中α亞麻酸含量達43.18%。α亞麻酸是人類不可或缺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物質,且在世界范圍內非常短缺。
單單一個只有四歲的堯舜牡丹,已經累計取得科研成果80多項,擁有自助知識產權10多件。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源自60億元的大手筆投入,并與近百所大學、科研院進行產學研合作。靠花吃花,讓菏澤特色農業絢麗綻放。
單縣羊肉湯、曹縣蘆筍、定陶山藥、鄄城魯錦……實際上,菏澤還有一大批傳統的特色農產品,它們在本地有著公認的好評,卻仍面臨著從車間到外地用戶 “最后一公里”的困擾。
在經濟下行的形勢下,菏澤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一批矢志創業的電商、微商抓住了這一機遇。他們集體入駐天華電商產業物流園,享受著零房租、密集培訓等優惠政策,在電商大潮中大展身手。
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形成,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從2月8日召開全市農村電子商務動員會,菏澤電子商務創造了與阿里巴巴合作的三個亮點:前店后廠,帶動群眾的農村淘寶“大集模式”;建設速度與標準具佳的“千縣萬村”鄆城標準;電商發展的“菏澤速度”。
速度就是效益。電商效益背后,帶動了就業,今年上半年,菏澤在建或建成電商園區14個,涌現出電商企業2.1萬家,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60億元。僅僅在天華電商物流產業園,常駐辦公人員已愈2000人,快遞、物流從業人員近1000人,日均發單量1萬票以上。
近年來,菏澤提出“科學趕超、后來居上”的奮斗目標。傳統的農業大市親密擁抱互聯網,特色農產品插上電商的翅膀,飛出本土,飛向各地。這種傳統向現代轉變的“菏澤模式”,很好地回答了“農業往哪里去”的問題,賦予黃土地絢爛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