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提(di)蒜薹的沒,三十畝蒜地,忙不過來,誰提誰要。”“免費提蒜薹,來了提多少送多少。”……最近兩天,由于蒜薹價格直線下降,在菏澤大蒜種植區(qū),不少蒜農(nóng)開始喊出“提蒜薹免費送”的口號,以避免越賣越賠錢的尷尬。
“五一”前后,我市迎來新一輪的 “蒜經(jīng)濟”。鑒于去年“蒜經(jīng)濟”的火爆,今年被寄予厚望的蒜薹行情,卻著實給了蒜農(nóng)一個大大的“下馬威”。
去年同期,新鮮采摘的蒜薹收購價格均在每斤2元以上,高峰時期甚至被炒到每斤3.5元。而今年,剛上市蒜薹的收購價格卻降至每斤0.4元左右,部分時段甚至跌到0.2元的冰點價格。
“蒜薹免費提,賣不出去就倒掉”
“要蒜薹不,免費提,能提多少都算你的,中午還管你飯。”5月2日,在成武縣大田集鎮(zhèn)謝樓村附近的蒜地里,提蒜薹的蒜農(nóng)謝廣斌向路人打招呼。
相較去年蒜地里大批短工忙碌提蒜薹的景象,現(xiàn)今這里卻略顯“冷清”。
謝廣斌說:“我是4月30日開始提的蒜薹,在我們村算最早的一批,當時的收購價格就低得嚇人,每斤才六毛錢。5月1日,上午收購價是四毛錢一斤,中午三毛錢一斤,下午就降到了兩毛錢一斤。昨天一早恢復到了三毛,可下午又降到了兩毛。現(xiàn)在雇人提蒜薹的人工費就達到每斤三毛錢,加上運輸費,真是越賣越賠錢啊!”
蒜薹,是從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莖,如不在一周時間內(nèi)采摘掉,會嚴重影響大蒜的品相和產(chǎn)量。“像附近白浮圖鎮(zhèn)、張樓鎮(zhèn)大蒜種植大鎮(zhèn),哪家大蒜種植戶看到去年那么好的行情不擴種,現(xiàn)在看來可都砸手里了,能回本就算不錯了。”謝廣斌情緒低落地說道。
同樣的場景,在巨野縣大蒜種植區(qū)也在上演。“去年我家沒種蒜,今年一下子種了8畝,其實也能預料到今年的行情不會太好,但心想多少也能掙點吧,現(xiàn)在看來卻是種得越多賠得越多。”巨野縣陶廟鎮(zhèn)劉樓行政村張莊村蒜農(nóng)劉憶漣說,“不敢雇人,只能草草把蒜薹提出來,品相好的拉出去賣點回本,賣不出去的只能倒掉。”
僥幸心理作祟,供大于求成降價主因
“去年我種了3畝大蒜,雖然受到凍害有所減產(chǎn),但價格卻是近十多年沒見過的高價,共賺了近5萬元,今年擴種了將近12畝,可誰想到開局這么不利。”謝廣斌說,“可以預見,月底新蒜上市后價格肯定會很低。”
根據(jù)物價部門市場價格監(jiān)測顯示,4月10日我市蒜薹價格為每斤3.74元,4月17日為2.94元,4月24日為2元,到了5月2日,已降至了近十多年的“冰點”。
蒜薹價格為何如此低?巨野蒜商孫凱分析說:“首先,去年蒜市行情出現(xiàn)歷史未見的火爆,激發(fā)蒜農(nóng)大面積擴種。全市大蒜種植面積由去年的90萬畝左右增加到今年的150萬畝左右。加上今年風調(diào)雨順,蒜薹豐收,必然會拉低蒜薹價格。其次,大蒜擴種導致提蒜薹短工緊缺,人工費上漲。再加上冷庫容納量不足,蒜農(nóng)急售,蒜商刻意壓低價也在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