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敏靜)3月8日,全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在市政府第四會議室召開,通報了2016年度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情況,對2017年工作進行了部署。
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閆傳銀在會議中表示,去年,全市計劃生育工作扎實開展:“全面兩孩”政策平穩落地,全市出生16.2萬人,同比增加25.6%,出生人口態勢符合政策預期;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深入推進,在全省率先實行生育登記“全市通辦”制度;全市出生人口性別比114.3,同比下降5.8個比值;出生缺陷發生率95.6/萬,低于全省10.7個比值。
去年,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我市新創國家級“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16所,創建總數達26所,列全省第一位。
加快推進法人治理結構改革。
6月底前完成市、縣公立醫療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穩步推動公立醫院去行政化,按照新的體制機制運行。
市、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從過去的直接管理醫院轉到行業管理上來,把主要精力放在管方向、管政策、管引導、管規劃、管評價上來,真正當好裁判員。
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建立“三通道兩下沉”機制,即:人員上下流動通道、資源整合共享通道、患者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普通門診患者下沉,確保2017年年底前醫聯體覆蓋全市所有的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全面啟動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工作,年內簽約服務覆蓋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30%和65%,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簽約居民滿意度達到80%以上。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落實引進高層次高技能人才服務綠色通道政策,做好編制備案管理下的人才招聘工作,組織大型醫療衛生機構到知名醫學院校引進高層次人才。
鞏固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新招收住院醫師400人。
多渠道加大全科、精神科、護理、兒科、產科等緊缺急需人才培養。
全面改善婦幼健康服務。
實施縣級新生兒重癥監護能力建設項目,市、縣區均完成1所政府舉辦、標準化婦幼保健機構和急危重癥孕產婦、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
啟動全市免費產前篩查項目,擴大產前篩查診斷、新生兒四種遺傳代謝性疾病免費篩查和聽力篩查覆蓋面。
提升市、縣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啟動建設牡丹健康城項目,開工建設市立醫院門急診醫技綜合樓、市二院醫技兒科綜合樓、市婦女兒童醫院。
上半年,完成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搬遷工作。
扎實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繼續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補服葉酸、“兩癌”篩查、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阻斷等重大公共衛生婦幼項目。
完善便民惠民措施。
繼續實行 “先治療后結算”、“兩免兩減半”等政策,協調推動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在定點機構實現“一站式”結算。
建立健康扶貧工作與家庭簽約、計生獎扶、公共衛生、分級診療等工作的協同推進機制。
年底前,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部縣級公立醫院和8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