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6年全市城建重點工程有哪個給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丹陽立交橋主橋轉體應該首當其沖。如今丹陽立交橋建設進展如何?何時能夠完工通車?帶著這些市民比較關注的問題,昨日,牡丹晚報記者再次來到丹陽立交橋施工現場探尋答案。
2月13日上午,牡丹晚報記者來到丹陽立交橋施工現場,與年前機器轟鳴、人頭攢動的熱鬧施工場景不同,如今這里變得有點冷清。
在鐵路西側,丹陽立交橋主引橋合攏段位置下方,十幾名施工人員正忙著捆綁鋼筋、安裝模板,橋體南北兩側同時建設兩座“Z”字形人行梯道橋。
“如果說丹陽立交橋剩余的工作還需要一些鋼筋和混凝土的話,那就是建設人行梯道橋:在距離丹陽立交橋兩個主橋墩120米的位置,將修建南北兩側4座2.5米寬的人行梯道橋,便于市民直接跨越鐵路。”中鐵二十局丹陽路立交橋項目總工程師歐陽林告訴牡丹晚報記者,正月初八施工人員就進場開挖地槽,修建人行梯道橋。由于工程量不大,工程進展比較快,預計3月20日左右,鐵路西側的兩座“Z”字形人行梯道橋將建成完工。
牡丹晚報記者從對丹陽立交橋項目的介紹中看到,丹陽立交橋引橋橋面寬:0.5米防撞護欄+0.5米路緣帶+10.5米機動車道+0.5米雙黃線+10.5米機動車道+0.5米路緣帶+0.5米防撞護欄=23.5米;跨鐵路主橋橋面寬:2.5米人行道(含護欄)+0.5米路緣帶+10.5米機動車道+4.0米中分隔帶+10.5米機動車道+0.5米路緣帶+2.5米人行道(含護欄)=32米。
人行梯道橋寬度2.5米,高18米左右,鋪設大理石臺階,與橋面人行道銜接,主要方便步行和騎自行車的市民過橋。當前鐵路東側的兩處人形梯道橋,在2016年主橋轉體前已經建成。
隨后,牡丹晚報記者來到主橋上方,施工人員正在清理路面上的建筑垃圾,在人行道位置鋪設一些管線。
“今年春節前,丹陽立交橋上112根路燈已經投入使用,成為菏澤夜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歐陽林說,當前主橋剩下的工作就是等待鋪設瀝青油層和覆蓋人行道板。
牡丹晚報記者在主橋東側看到,幾位電力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焊接黑色的管道,在北側人行道位置已經涂刷了黑色的防水材料,由十余根白色細管捆扎在一起的兩組管網也已擺放完畢。
“人行道下方主要鋪設一些強電、弱電、通信等管線,然后進行混凝土澆灌,再鋪上大理石。”歐陽林告訴牡丹晚報記者,橋面上的一些“天窗”當天就能修補完畢,并將對粗糙的護欄進行打磨。
“當前正在清理橋面上的建筑垃圾。隨著這兩天的氣溫升高,主橋橋面已經具備了鋪設瀝青的條件,本周內施工人員將花費兩天時間鋪設兩側瀝青油層。”
“市民期盼丹陽立交橋早日通車,我們工作人員也在加班加點趕工程進度。按照計劃,3月中旬丹陽立交橋附屬收尾工作全部結束,此后將花費一周時間請權威第三方進行檢測驗收,3月底正式通車。屆時,還將舉行一個簡單的通車典禮。”歐陽林向牡丹晚報記者介紹,在丹陽立交橋正式通車前還有一些收尾工作要做。
據了解,當前丹陽立交橋主要剩余一些主橋附屬工作:60米防爆屏還需要安裝,主墩塔上方安裝的128根斜拉索在轉體時張力使用了80%,剩下的20%還需要終調。另外,斜拉索數量較多,為了防止刮風時橋體出現擺動,需要安裝一些阻尼器;路面鋪設完瀝青后要劃路面標示;橋體結合處還要安裝伸縮縫。
“丹陽立交橋主要施工項目雖然已經完成,但是剩下的工作絕不能輕視。”歐陽林說,我們要在保證工程質量的情況下,按期完成工程任務,向菏澤人民交上一件漂亮的作品。
當前,我市貫穿菏澤城區東西走向的,只有南部的長江路和北部的黃河路。打通丹陽路,沿線連接青年路、牡丹路、和平路、華英路、人民路等主城區交通干線,可以有效緩解黃河路、中華路等路段交通壓力,形成高速暢達的干道網絡,發揮無縫連接東西城區的巨大作用,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實現城市基礎設施突破。
根據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菏澤城市發展以向東、向東南為主,而丹陽立交橋的建設無疑將為城市的東進助力,對加快菏澤經濟發展、方便市民出行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