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 洋)如何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通過市場手段,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基礎設施建設?10月16日至17日,我市舉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專題培訓班,邀請有關專家就PPP模式進行現場授課。市委副書記、市長解維俊出席并講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段伯漢,副市長劉傳謹參加活動。
培訓會上,省財政廳金融與國際合作處處長李學春、寧陽縣財政局局長武啟軍,分別對PPP模式的概念、內涵、推進方法,國家和省PPP相關政策,以及寧陽縣的典型案例和操作流程進行了講解、介紹,為我市推進PPP項目提供了理論指導、經驗借鑒。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解維俊總結了我市PPP項目開展情況、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做好這項工作的意義,就下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解維俊指出,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是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國家戰略,是政府管理體制和行政體制的一次重大變革,是招商引資在當前形勢下的現實選擇,對我市實現“科學趕超、后來居上”戰略目標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各級要深刻認識推廣PPP模式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搶抓機遇,有所作為。
解維俊要求,各級要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通過狠抓基礎工作,迅速開創PPP項目建設的新局面。要認真學習,搞好知識儲備,提高抓好PPP項目的能力和水平。抓好業務培訓,善于學習借鑒,聘請專業人員參與,確保不走彎路。要搞好項目策劃論證、評審立項等工作,把基礎工作做扎實。抓好項目收集,選擇群眾迫切需要的、城市發展必不可少的項目,善于把國有資產轉化成國有資本,用國有資本帶動社會資本。要搞好項目的推進和采購,把征集論證后的項目推向社會,最大可能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要正確處理各方關系,抓好項目建設和管理,依法運作,穩扎穩打,確保項目建設健康運行。
解維俊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迅速行動起來,形成推動PPP模式的強大合力。市、縣區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加強督導調度。各縣區年內至少要分別開展一次推介活動。市直有關部門要從自身職能出發,制訂出臺支持PPP項目的意見和辦法,同時抓好自身項目的運作和建設。項目主管部門要加大指導督促力度,及時發現典型、總結經驗、搞好推廣。各級各部門要只爭朝夕,搶抓機遇,扎實做好PPP項目推廣工作,為“科學趕超 后來居上”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
培訓期間,解維俊、段伯漢分別參加了市直單位的分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