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發現總結群眾的創業行為,出臺政策加以引導扶持,并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和加強黨的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將之培養成為當地發展的新動能和新亮點……
自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以來,菏澤貫徹落實總書記要求,創造性開展工作,交出一份亮麗成績單:經濟增速連續三年保持全省第一,2016年8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首位。
產業觸網,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菏澤在出人意料之處開出芬芳的產業之花。
“目前,菏澤電子商務已從前店后廠式的1.0版本,逐步過渡到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的4.0版本,成為菏澤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力量!4月18日,菏澤市委書記孫愛軍對記者說。
曹縣大集鎮丁樓村村民周愛華怎么也沒想到,2009年,在村里她第一個通過淘寶網進行的一筆影樓服裝銷售,會成為全市打造的大產業,F在,丁樓村早已是聞名的“中國淘寶村”,菏澤農村電商產業也已涌現出“網店+工廠+網絡分銷”的大集模式等六七種方式。
回顧我國的改革開放歷程,很多影響重大的改革事業,都是黨和政府總結、推廣了群眾的創造性做法。在發展農村電商上,菏澤的決策者亦是由此為自己加分。2015年,市委、市政府抓住僅在少數縣冒尖的農村電商產業,出臺發展意見,制訂行動規劃,在全市大力推廣——三年內市里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00萬元,各縣區則不低于300萬元。
目前菏澤市淘寶村、淘寶鎮分別發展到61個、6個,均占全省的1/2,全市正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2016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1203億元,增長63%。國內農村電子商務領域最頂級的盛會——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今年將在菏澤舉辦。農村電商最忌重復上馬、惡性競爭,為此全市建立32個電子商務園,引進豬八戒網等高端服務商,推動電子商務升級。
“互聯網+”革命在菏澤已超出農村,實現與三次產業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市139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觸網”,占比達到43%。東明石化借助大數據平臺,拉長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成為全省最大的地煉企業。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居全省第一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菏澤視察時指出,欠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一樣,都要努力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發展農村電商、推動企業‘觸網’,是菏澤扭住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發展后勁的重要途徑!焙蕽墒形睍、市長解維俊總結說。
搭建平臺,做好勞動力資源優勢文章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巨野縣萬豐鎮關橋村“80后”青年關海中喜事不斷。去年11月,關海中創辦的環保設備工程公司在新四板成功上市;今年2月,他被評為“菏澤市返鄉創業帶頭人”。這個曾在江蘇昆山打工的青年,將自己的人生和企業都推向了新高度。
據有關部門統計,菏澤1014萬人口中,160多萬人在外打工,是全國在外打工第一市。近年來,不斷有在外打工者回鄉創業。菏澤市委、市政府認為,隨著務工人員資金、人脈的不斷積累,以及市內基礎設施和創業環境的不斷優化,菏澤目前已到了吸引外出務工者返鄉創業的階段。
2015年,菏澤在全國率先出臺支持返鄉創業政策,在北京、上海等22個城市建立返鄉創業服務站。2017年,出臺支持返鄉創業的“20條”:設立2000萬元返鄉創業專項扶持基金;市級安排不低于1億元、各縣區安排不低于1000萬元的創業擔;;對返鄉創業小微企業給予不低于1.2萬元的創業補貼……
同時,各縣區積極為返鄉人員搭建創業平臺。今年4月,單縣召開招商引資暨返鄉創業大會,288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額158億元。成武縣將7萬平方米的閑置廠房,改建成返鄉創業園區,園區減免生產車間租金三年,現在已有12家返鄉創業企業進駐。目前菏澤已建設20個返鄉創業園,3.5萬名在外人員返鄉創業,帶動就業10.5萬人。
優厚的政策吸引的不僅是在外務工者,還有菏澤籍大學生們——他們是創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主力軍。據統計,近五年來菏澤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由44家增加到132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由27%提高到32.7%。去年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21.8%,其中私營企業增長287.5%,兩個增速均列全省首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菏澤視察時指出,欠發達地區抓發展,更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好特色文章,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勞動力資源是菏澤第一大優勢,我們正是立足于此做好‘菏澤文章’!笔形瘯泴O愛軍說。
在返鄉創業人員中,很多人在“扶貧車間”邁出創業的第一步。這項推向全國的扶貧模式,其發源是:鄄城縣一些廠家為降低成本,將一些技能要求不高的工序轉移到村里,搭起“小窩棚”招攬群眾務工。從2015年起,菏澤市通過財政扶持等方式,把“小窩棚”升級改造成“扶貧車間”。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扶貧車間1800多個,幫助5.7萬多名群眾脫貧。此外,菏澤還探索了“一戶一案”精準扶貧、“一村一品”產業扶貧、“一人一崗”就業扶貧等經驗,去年全市減貧44.7萬人,完成省下達任務的140%。
菏澤是全省重要扶貧地區?倳浽诤蕽梢暡鞎r指出,抓扶貧開發,要緊緊扭住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任務。菏澤沒有辜負總書記的囑托。
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
創業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
在4月底召開的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菏澤躋身三個發言的地級市——2013年以來,菏澤探索建立公共資源品目錄、項目庫,整合國有資本運營交易市場,走出一條完全按市場化配置公共資源的路子,為企業融資24.7億元,撬動社會資本26億元。
同時,菏澤推動15項國家級、136項省級改革試點順利完成,取消、承接、調整行政審批事項406項,統一規范縣區行政審批事項247項。
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堅強保證。菏澤在這方面看得明、抓得實。去年,牡丹區黃堽鎮鄧莊村投資403萬元的新大橋竣工,村民將之命名為“豐華橋”。這個橋名來自于聯系這個村的菏澤廣播電視臺職工李豐華——為解決大橋建設困難,她曾闖進市長辦公室說明情況。自2015年8月以來,菏澤創造性開展了“單位聯村(社區)、干部聯戶,創建村級服務型黨組織、創建群眾滿意工作業績”活動。這項“雙聯雙創”工程,成為菏澤在新階段加強黨建的新抓手。
自活動開展以來,市縣鄉三級近1300個單位、8萬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聯系群眾71萬戶,扶持各類經濟項目1.5萬多個,帶動全市農民人均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
為強化全面從嚴治黨,菏澤創新開展鄉鎮干部紀律巡查,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同時,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契機,市政務服務中心建設了網上審批系統和電子監察系統,完善黨建監督機制。
中國名花斯處香,“花開得地更芬芳”。牡丹之都菏澤,一片具有改革創新精神的土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科學趕超、后來居上”道路上盛開更芬芳之花,為全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