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尤其是農村電商裂變式發展,成為我市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也促發鄉村產業化與城鎮化浪潮正以迅猛的態勢蔓延。在“兩會”期間,“電商”成為委員們熱議的焦點詞語之一,在電子商務的背景下,推動淘寶村鎮就地城鎮化成為可能,如同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電子商務的興起激發了淘寶村就地城鎮化的形成機遇,也呈現出了新城鎮化特征。”市政協委員包立強在提案中分析認為,電商興起,在村、鎮層面推動了本地就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的非農化躍遷,電商發育的鄉村不僅成為勞動力的蓄水池,更成為外來專業技術人群的聚集地。
同時,電商的發展為城鄉之間搭建起要素雙向流動的新渠道,促發了鄉村生活方式的系統變革,新自下而上進程是鄉村生活全面現代化的同步過程。不僅如此,隨著電子商務集群效應的不斷顯現,電商服務、生產加工、物流快遞等新空間需求快速增長,傳統鄉村社會的空間格局與設施標準越來越難以滿足電商產業和空間城鎮化的需求。
為此,包立強建議,在繼續重視電子商務發展的同時,要結合淘寶村鎮的發展特點,規劃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電商小鎮,打造以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及電商旅游為一體的新興產業為重點,兼顧特色產業、商貿物流配送、產品展示、餐飲、娛樂、住宿、金融服務等傳統優勢產業,將淘寶村鎮建設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小鎮。
打造特色小鎮的同時,要結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活動,加大淘寶村鎮的基礎設施投入,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淘寶村鎮延伸。同時要強化公共資源引進,把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互聯網服務全面融入淘寶村鎮的群眾生產生活中,提升鄉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對于加快我市農村電商發展,市政協委員仝永華在提案中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建議:首先要積極落實“雙創”精神,培育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在以返鄉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和創業青年為培育重點的主題下,解決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健全大數據電商交易平臺,打造區域特色農村品牌。
在黨派團體的提案中,農工黨市委也對發展電子商務提出了科學可行性的建議。該黨派提案建議要繼續支持和促進網絡經濟發展,以“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為契機,出臺鼓勵網絡經濟發展的激勵措施,完善法規規章和政策體系;更要加快互聯網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實施“多渠道引進,多層次培養”的人才戰略,構建數量大、結構優的互聯網人才隊伍。
我市有“五大主導產業”,擁有豐富的商品物流資源,這是發展電商的先天優勢,電商企業、電商村鎮要加快與我市制造業、物流業對接。在推進產品上行方面,要以第五屆中國淘寶村峰會在我市舉辦為契機,努力打造電子商務發展生態,完善農村電商服務體系,積極對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各大電商平臺下沉到農村市場,實現全市縣鄉村電商服務全覆蓋,從而帶動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