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菏澤網消息 (通訊員 胡本誠)2016年,菏澤市國稅局大力加強稅收風險管理,有力地促進了納稅遵從,全市國稅稅收收入同比增長26.42%,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其中,通過實施風險應對,直接組織入庫稅收4.68億元,同比增長57.16%。
聚焦數據分析 精準引導應對
“加強風險管理,必須強化數據分析,只有分析到位了,才能有效識別風險,才能提高風險應對的精準度。”菏澤市國稅局副局長孔曉峰如是說。
該局根據年度工作計劃,依托稅收風險管理、金稅三期系統,結合第三方信息,采取人機結合、上下聯動、部門協作的方式,對納稅人進行稅收風險掃描、分析,形成行業、單戶或重點風險點的風險分析報告。
風險應對過程中,專門設計了庫存商品、原材料、往來賬款等5項信息采集表,采集企業近3年的重要數據信息,然后結合預警信息和省內外風險應對模板,全面查找風險點。
對預警指標、預警次數較多的企業,適度上收納稅評估案件終審權,組織專門人員嚴格審核把關,對關鍵物耗能耗、投入產出、購銷鏈條、往來賬款等深入剖析。
風險應對結束后,組織業務骨干對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研究,健全完善風險應對模板,為以后開展風險應對提供借鑒。2016年,修訂完善了棉紡織、房地產等16個行業風險應對模板。
“以往,一說納稅評估,首先想到的是到企業調賬。現在不一樣了,首先要根據現有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列出疑點,通知納稅人舉證,納稅人舉證能說明問題的,不再調賬,疑點不能解除的,再調賬檢查。”鄆城縣國稅局一名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項目化團隊作業 提高分析應對質效
在2016年的所得稅專項評估中,菏澤市國稅局抽調人員組成4個專業團隊,對6戶企業進行集中評估,查補稅款414.22萬元,調減虧損764.38萬元,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這是菏澤國稅項目化團隊作業的一個縮影。為有效解決風險分析應對力量薄弱、分析不深、查不透、效果不明顯等難題,該局大力推行項目化團隊作業。
市局層面,該局成立風控中心,并把業務科室中業務精、能力強、素質高的人員充實到風險辦。選拔組建了36人的市級稅收風險管理人才庫,在全國率先組建了市級大企業風險應對專業團隊。通過業務大比武,選拔6名納稅評估標兵、20名納稅評估能手,充實到各團隊中。
縣區局層面,除開發區、高新區局外,其余9個縣區局分別選調10名左右的業務骨干,組成一支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風險分析應對團隊。各基層分局均設立了風險分析評估崗,配備力量占分局總人數的40%以上。
單縣國稅局風控中心負責人說,專業化團隊的組建為開展風險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較好地發揮了“特戰隊”、“智囊團”的作用。
完善制度機制強化風控保障
菏澤市國稅局局長王進認為,風險管理是現代稅收治理模式的必然選擇,隨著稅收征管改革的不斷深化,其重要性愈加顯現,必須在制度機制建設上狠下工夫,保障風險管理的有序、高效運行。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該局制訂了《菏澤市國家稅務局系統稅收風險管理實施意見(試行)》,明確了稅收風險管理各環節的具體要求。
在信息收集方面,該局著眼建立大信息收集格局,提出全員信息收集要求,要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定期提交新發現的稅收風險點。同時,主動介入菏澤市稅收保障工作,與52個部門建立了涉稅信息采集渠道。2016年10月以來,已發現新的稅收風險點21個,獲取第三方信息10.5萬條。
在任務統籌方面,該局對各類風險納稅人清單,進行合理整合,搞好二次篩選,統一派發風險應對任務。2016年,除統籌派發上級局部署的專項評估、解剖式評估外,在二次篩選的基礎上,分5批統籌派發了重點評估任務445戶。
在風險應對方面,該局根據風險高低,實施分級分類應對。2016年,共實施風險提醒1700戶次、納稅評估1533戶次、稅務稽查470戶次、稅務審計21戶次。建立納稅評估內控機制,加強過程監控。開展風險應對優秀案例和優秀團隊評選活動,促使各應對部門不斷提高風險應對質效。
在評價反饋方面,推行常態化分析講評機制,開展月分析、季講評。加強稅源管理、納稅評估、稅務稽查之間信息反饋交流,實現以評促管、以查促管、以查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