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牡丹區1月8日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上獲悉,2016年該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5.5億元,可比增長8.8%;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17.1億元,增長12.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9億元,增長14.3%;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2.3億元,增長11.1%。牡丹區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多數指標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這是牡丹區緊緊圍繞“爭先進位、走在前列”的奮斗目標,躬身踐行 “五大發展理念”,大力實施 “六大發展戰略”,認真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所取得的優秀成績。
轉型發展迎來重要歷史拐點。三次產業比調整為10.3:36.8:52.9,三產占據“半壁江山”,“三二一”發展格局持續鞏固。大力培育商貿物流和文化旅游業,萬福河商貿物流區加速崛起,中心老城區繁榮發展,毅德、銀田、濟鐵物流園、青島保稅港區菏澤功能區、紅星美凱龍、祖源文化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實現市場交易額700億元,增長13%。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華潤電力循環經濟產業園、睿鷹循環經濟產業園啟動規劃或建設;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86億元,增長8.1%。
改革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積極創新招商引資與社會融資方式,全年新策劃項目105個,其中列入省市重點19個,進入國家信息平臺26個;新簽約過億元項目45個,新開工34個,在建達到146個,建成16個。堅持“放管服”結合,新發展市場主體3.1萬戶,增長120%。電子商務迅猛發展,菜鳥物流、京東、豬八戒網、蘇寧易購等知名電商平臺紛紛入駐,電商企業發展到2800多家,活躍網店2.8萬戶,電商交易額達到156億元。省、市電商現場會先后在該區召開,萬乾集村榮獲中國“淘寶村”稱號,牡丹區被評為“省級電子商務發展示范縣”“全市電子商務發展先進區”。
城鎮建設步入發展快車道。全力推進城市綜合開發,先后實施打漁店片區等棚改項目27個,涉及群眾1.8萬戶,征收283萬平方米,規模創歷史新高;新開工綠地花都等綜合開發項目7個、續建35個,新開工、在建、竣工面積分別達到160萬平方米、510萬平方米、240萬平方米。著眼于補齊便民服務“短板”,深入實施“五個十”工程,新建停車場、早夜市、健身廣場等公共設施58處,新建改造垃圾中轉站10座,新增綠地7.5萬平方米、道路保潔面積55萬平方米。深入開展省級文明城市和文明區創建活動,城鄉環衛一體化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