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漂洋過海,感受過紐約大都會的氣勢恢弘,留連過午夜巴黎的浪漫自由,也曾親歷賭城的紙醉金迷。但中國元素的時裝、手袋、高跟鞋無時無刻不在昭示你根植在生命中的東方情結。面對陽綠的翡翠、凝脂的白玉,你卻總覺得戴上它的瞬間頓時增添了幾歲年齡。一股強勁的勢頭正在翡翠中悄然興起。它時尚優雅、內斂低調,卻在世界范圍接受度極高。它便是晶瑩剔透的東方瑰寶――無色翡翠!
無色翡翠
翡翠未來有多遠
瘋狂的公盤
翡翠原料公盤價格大漲7到10倍?是的,你沒有看錯!6月末,緬甸政府關閉近一年的翡翠原石公盤重新開放,原料供應數量相較2012年減少38%,參展人數卻增加近50%,成交價格飆漲至7倍到10倍之多。這些分開來看并無太多意義的數據,放在一起卻在一時間引來翡翠行業的一片風聲鶴唳!
即便你只愛大牌珠寶的極致璀璨,對珠寶行業動態從來漠不關心,也一定耳聞過近年國內翡翠的瘋狂飆漲。2009年至2011年,國內翡翠價格呈現幾何倍數增長,本就遙不可及的頂級翡翠一飛沖天成就著一個個天價傳奇!接踵而至的便是翡翠價格虛高的泡沫論,許多業內外專業人士更是對未來憂心忡忡,緬甸翡翠原料公盤成交量不足三成!熬挼檎2013年起將禁止翡翠原石出口”的重磅消息在連綿內戰礦山被迫關閉的局勢下,如同雪上加霜,帶來了國內翡翠市場的一片寒冬。因此,當今年6月公盤重開,仿佛強心針般引得近7000人奔赴緬甸,僅廣東地區就有至少9架包機。于是,公盤7-10倍的瘋狂數字令人咋舌,不禁感嘆:翡翠收藏真的還有未來嗎?
無色翡翠
無色成新寵
當一只頂級滿綠玻璃種的翡翠手鐲的價格已經以億元開始計數,你是否考慮將翡翠劃出收藏考慮范圍之內了呢?但如果同等級別的無色玻璃種翡翠僅是幾萬至幾十萬元,你是否也會為之心動呢?同等頂級質地,無色玻璃種翡翠絕對是兼具收藏、搭配的絕佳珠寶選擇。它比鉆石溫潤內斂,比彩色寶石純凈剔透!
你還在擔心翡翠行業的泡沫?從原料采購到加工后的成品市場再到零售,每個環節都在用不同角度證明著行業的動態,翡翠亦然。國內最大的翡翠成品市場――廣東揭陽等地以及各大著名翡翠品牌,在原料公盤價格飆漲7 倍之多后,卻呈現一片秩序井然。翡翠價格與兩年前的最高價格基本持平。原料價格暴漲的傳言,與成品市場的風平浪靜形成的強烈反差,會不會也讓你開始思考適時出手?
無色翡翠
無色翡翠細分級
坊間種水級別論
只要你稍稍留心過翡翠,諸如“玻璃種”、“冰種”、“三分水”、“半分水”的商業用語一定耳熟能詳。坊間常用“種水色”三個標準衡量翡翠的優劣,無色翡翠中暫不談論顏色,單就“種水”兩個標準,已經有幾十上百種組合,令你眼花繚亂。但若要你描述“種水”二字其中的內涵,卻并無幾人能清晰明了闡述出來。因為市場所見翡翠珠寶已經無法用千差萬別來形容。如果你見過一百件翡翠,那么它們極有可能有一百種樣貌,令你不得不求助專家或者資深行業人士來為你評估每一件翡翠的優劣與價值。過去數年,依賴有經驗的藏家與賣家建立的商業級別劃分,“種水”概念逐漸深入人心,成為了口耳相傳的坊間商業標準。但眾所周知的是,這其中包含了太多以感知與經驗為標準的劃分。如果你對翡翠一無所知,也沒有資深行家指點迷津,那么你至少要看過上百件翡翠才能稍稍描畫出“種水”這個艱深概念的輪廓。
坊間常說的“種水”中的“種”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表示品種,是涵蓋了顏色、質地、明度、結構甚至產地的一類翡翠的劃分總稱。例如常常聽到的“老坑玻璃種”、“金絲種”、“豆青種”、“芙蓉種”、“藍水種”、“白底青”等商業品種劃分。另一“種”是表示翡翠內部結構中因粒度大小和透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質地,也稱為“種質”或“地子”。常見類型有“玻璃地”、“冰地”、“藕粉地”等。
坊間常說的“水頭”是指翡翠的透明度。其實在翡翠的“種質”中已經包含了透明度的概念,因此“水頭”單獨討論時一般單純指翡翠的透明度。常說的“三分水”是指完全透明的翡翠,而“半分水”則是指僅有邊緣較薄的地方能夠透光的翡翠。
權威標準 正式啟用
翡翠行業各位資深學者曾撰寫多部包含各自分級經驗的書籍,但從未有過權威機構劃分翡翠分級標準。2012年12月經昭儀新天地股份有限公司申報,并與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共同研制的《透明翡翠(無色)分級》獲得國土資源部立項批準,于2012年正式批準公布為國家標準。2013年10月即將正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