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賺學費,張慶蓮在村里做家教,一天安排得滿滿的,她只有抽中午的時間到地里幫母親澆地。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濟南章丘18歲的陽光女孩張慶蓮就是這樣一個“早當家”的孩子。九歲時,張慶蓮的父親意外去世,原本活潑的她雖變得有些內向,但樂觀陽光依舊。“從那時起,我就知道只有好好學習,才可能照顧好媽媽。”在今年的高考中,她考出了605分的好成績,但為了方便照顧媽媽,張慶蓮報考的全是省內的高校。
做完家教,馬上下地干活
7月17日中午時分,濟南異常悶熱,在陽光下站一會兒,就會汗流浹背。18歲女孩張慶蓮正頂著烈日,澆灌她家僅有的幾畝玉米地。
“我下午還要做家教,只能抽中午這段時間,幫媽媽一起澆地。”當天,記者在濟南市章丘市辛寨鎮儀張村見到張慶蓮時,她剛做完家教,趕到地里幫她媽媽步兆芳一起澆地。
安管道、挖溝、送水……張慶蓮熟練地完成澆地的每個步驟。如果沒人說,誰都不會相信,眼前這位女孩,是名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
在今年的高考中,張慶蓮考出了605分的好成績。如果是在別的家庭,這或許會成為慶祝和放松的資本,可張慶蓮卻不得不為掙自己的學費而辛苦忙碌。
“家里就我媽媽打點零工,再就是種了這點地,根本沒錢交學費,我只能自己想辦法。”為了掙學費,張慶蓮也想過填完志愿到外地打工賺錢,可想到上大學后就會離開母親,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在家里做家教賺學費。
為了能多賺點錢,張慶蓮不得不盡量多做幾份家教。“早上8點到11點半,下午1點半到5點,晚上6點到7點半,都安排了給人輔導。”張慶蓮說,由于自己今年的高考成績在村里很好,所以村里不少孩子愿意請她當家教。
母女倆互相“報喜不報憂”
“我這就要到外地上大學了,真不放心她們。”雖然性格很樂觀,但對母親的愛,張慶蓮卻并不善于表達。趁著媽媽出去的一會兒,張慶蓮告訴記者,現在自己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媽媽和妹妹。
“我媽這些年不容易,現在我長大了,該我好好照顧媽媽和妹妹了。”張慶蓮說,為了能方便照顧家里,她在報志愿時,幾乎報的全是濟南的高校,“我報考了山財大、濟大、山建大等幾個學校,這樣方便回家照顧她們。”
談起進入大學后的打算,張慶蓮說,除了要好好學習外,她還會積極參加勤工儉學,爭取自己解決自己的所有生活和學習費用,“有時間我也會參加些公益活動,回報社會對我的幫助。”
“孩子雖然不怎么向我表達什么,但她一直很懂事。”看著女兒離開的身影,步兆芳說,孩子對她也是報喜不報憂。“每次開家長會,她都會給我寫封信,里面都是寫好的方面。”女兒的懂事,讓步兆芳既感到欣慰又很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