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對植物保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興趣,提高綜合素,扎實推進青島農業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工作,7月12日,由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承辦的首屆昆蟲標本制作技能大賽在生物樓N206舉行決賽。經過評選,共有7個團隊獲得一等獎,12個團隊獲得二等獎,24個團隊獲得三等獎。

農學與植保學院黨委書記袁忠林、副院長趙洪海、昆蟲專業教研室主任鄭長英、專業教師張彬擔任大賽評委,夏淑春老師主持大賽。本屆大賽從4月初開始啟動,到決賽共歷時100余天。
決賽分為作品展示、評委提問和評委打分三個環節,其中作品展示分為蝶翅畫展示、永久玻片展示和覆膜標本卡展示。蝶翅畫作品共有12組選手進入決賽,他們利用蝴蝶翅膀自身的顏色和圖案,充分發揮個人的想象,創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畫面,有寫實的“百獸之王”老虎的圖案、寫意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立體的“海豚之戀”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蝶翅的光澤使畫面產生熠熠生輝的效果,吸引了眾人的眼球。在評委提問環節,評委老師分別就三類作品的制作方法和細節提出了問題,參賽選手一一作出解答。同時,老師們也從專業角度提出建議,以幫助同學們提高專業技能。
袁忠林表示,蝶翅畫作品很有創意,布局具有空間感、層次感,他鼓勵同學們多多參與。夏淑春表示,永久玻片是一個經典的實驗技術,覆膜標本卡的制作處于探索階段,同學們對于標本干濕度的把握還有待提高。趙洪海表示,本次大賽作品非常精美,評獎結束后將在教學區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