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被譽為“解題神器”的解題軟件在學生中間悄然流行,只要將作業題目上傳,幾分鐘后就有“老師”、“學霸”給你答案,幫你“完成作業”。如果純粹抄答案,老師不建議學生使用。
如今智能手機也開始扮演起家教的角色。在軟件商城里面,記者搜索“作業、解題神器”,一堆解題軟件紛紛涌現,每個軟件都打著幫助學生完成作業的廣告標語,多數軟件應用的下載次數多達好幾十萬。記者下載了排名靠前的幾個軟件,發現每一款神器都標榜可以解答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年級各個科目的題目。
解題軟件多數是采取拍照上傳的形式,解題方式不一,有的把題目上傳到主頁,集思廣益讓其他用戶幫助解題,解題方式被采納后會得到相應的獎勵。還有一種是搜索相似題型,給出相近的答案。在一款解題軟件中,記者發現幾個小時內上傳的試題,多數都已有答案,且有各種版本可點擊查看,有些答案快到1分鐘內出現。
這些答案大多并不靠譜,記者注意到,這類軟件往往是根據題目搜索出類似內容,并無法保證答案的完全準確,充其量只能起到參考作用。
以“學霸君”為例,記者以2014年高考數學題為內容拍照并上傳進行軟件體驗。記者分別對試卷中14道填空題進行拍照并上傳,而“學霸君”為每道題提供了多種不同的結果,其中部分答案中給出了解題過程,但大多數題目只有答案,而沒有過程。軟件給出的題目答案往往是相似題型的答案,甚至很多題目提出的問題都與記者給出的題目不是相同的提問內容。(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