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山東師范大學校區布局調整一事,對于文化東路老校區未來的定位,如今也有了明確說法。記者16日獲悉,山東師范大學經過布局調整,未來的定位逐漸明確。有17個學院學生就讀的長清校區,未來將成為辦學主體,老校區目前保留6個學院,學生規模在一萬人左右,未來不再投入大型基建項目。
根據學校安排,從今年9月開始,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經濟學院、法學院、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和心理學院等5個學院在校全日制碩士、博士研究生搬往長清校區。由于這些學院的本科生已在長清校區學習,事實上,本次搬遷共涉及碩士生698人,博士生43人。另外,部分在長清校區學習的歷山學院學生將回到老校區,長清校區人數暫不會有大變化。
目前,老校區有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教育學院、音樂學院、歷山學院等學院的學生。同時,美術學院的大四學生和攝影專業的學生,以及音樂學院除空乘方向之外的學生,總體有1萬余名本科生在老校區就讀。
“暑期開學后,長清校區是17個學院,老校區將保留6個學院的學生規模。”據介紹,經過兩個校區的布局調整,未來將形成老校區保持在一萬人、長清校區三萬人左右的規模。
記者了解到,校區的布局調整不僅是學生的增減,兩個校區的定位也將更加明確。在3-5年內,17個學院的全部本碩博學生都在長清校區就讀。山師明確長清校區的辦學主體地位,將成為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的主校區。
老校區的定位也將進行調整。除了目前保留的6個學院外,老校區還將充分發揚人文傳統,挖掘和利用該校區的辦學資源,重點建設與發展傳統文化教育、國際文化教育、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教育為重點的教師教育以及成人繼續教育等。
此外,老校區還將統整發展各學術報刊和出版中心(報刊和出版研究中心),以及服務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與開發等省部級研究中心。在建好長清校區的同時,把老校區建設得更有特色。
頗受市民和山師校友關注的老校區去留問題,學校有關部門透露,在教學、科研和辦公用房方面,老校區將不再投入大型基建項目,但將進行必要改造。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由于區位優勢和傳統習慣的影響,在保持和擴大學校社會聯系方面,老校區還會繼續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