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出臺了《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以下簡稱《計劃》),提出2016年實現全省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殘疾兒童學前3年入園率和接受康復教育訓練率達到90%。
殘疾兒童入學率僅為85.81%
據統計,目前,全省共有特教學校144所。特教學校在校殘疾學生16096人,隨班就讀殘疾學生4850人,殘疾兒童入學率僅為85.81%。2014年,全省尚有3463名殘疾兒童少年未接受義務教育。自閉癥、腦癱和多重殘疾兒童少年面臨入學困難。
針對這一情況,《計劃》要求,擴大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規模,優先安排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學生隨班就讀。市特殊教育學校在承擔視力、聽力殘疾兒童少年教育的基礎上,增設孤獨癥、腦癱兒童少年教育部(班);縣(市、區)特殊教育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不斷提高智力殘疾、孤獨癥、腦癱和多重殘疾等兒童少年的招生培養能力。將不能到校就讀的、在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治療的、在兒童福利機構集中供養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納入學籍管理,為其量身定制教育和康復方案,提供送教上門或遠程教育等服務。到2016年,全省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
提高殘疾兒童入園率
針對殘疾兒童學前教育,《計劃》提出,要將其納入當地學前教育發展規劃,提高殘疾兒童入園率。到2016年,殘疾兒童學前3年入園率和接受康復教育訓練率達到90%。每個縣(市、區)應選擇2所以上公辦幼兒園開展殘疾兒童隨園保教試點工作。
據了解,目前,我省在具有辦學資質的機構接受康復與教育訓練的殘疾幼兒3417人,其中在特教學校學前班的殘疾幼兒1396人,有68所特教學校接收3至6歲殘疾兒童,占特教學校總數的47%。
《計劃》還要求,普通高中要切實做好殘疾學生隨班就讀工作,并強化技能訓練。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要提高殘疾人招生、培養能力,為殘疾學生提供適合的職業教育。特殊教育學校要突出職業特色,重點培養殘疾學生勞動就業能力。
特教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將提至6000元
據測算,特教學校生均公用經費達到普通中小學的8倍以上,方能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行。自2011年起,我省特教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由原來的每生每年1100元,提高到3000元,2013年再次提高到4200元。《計劃》要求,2015年要達到6000元。
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師資是關鍵。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我省存在特教教師編制標準低,專任教師數量不足、專業水平不高等問題。
《計劃》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要求:合理確定特殊教育教職工編制標準,保證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學校配足配齊教職工。師范類專業要開設特殊教育選修課程,培養師范生的全納教育理念和指導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的教學能力。對畢業后自愿到我省縣級特殊教育學校任教的高校畢業生,服務年限3年(含)以上的,其學費由財政給予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