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暑期,而每年暑期各地學生溺水的消息不斷。日前,省體育局、教育廳和財政廳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在全省部分中小學中普及游泳運動,濟南成為全省7個先行試點城市之一。近日,記者采訪獲悉,因為缺乏場地、設施,省城開設游泳課的中小學校寥寥無幾。而開設的學校則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
開了游泳課,學生感冒的少了
暑假前,濟南市制錦市街小學四年級的近百名學生在學校附近一處健身場館的游泳館里舉行了一場游泳比賽。副校長李佳雯告訴記者,去年3月份學校啟動了游泳課,作為四年級學生的必修課,每周利用一節體育課時間學習。學校利用附近一處健身場館的游泳館作為游泳課堂,由專業的游泳教練指導。
“家長反響很熱烈,反映孩子的身體素質比原來好了。”李佳雯表示,經過兩年的游泳課實踐,學生中感冒發燒的少了。在今年的全區運動會上,學校取得了史上最好的第三名的成績,“這都與游泳課的開設分不開”。
濟南市陽光100小學2011年開始在四年級中開設游泳課。大隊輔導員白冬梅告訴記者,游泳課由家委會主導,學校負責安排課程,利用了兩節體育課,課堂則是陽光100小區的一處游泳館。
缺場地,省城少有學校開游泳課
上述開設游泳課的學校在省城僅為鳳毛麟角。記者采訪獲悉,濟南市制錦市街小學是天橋區唯一一所開設游泳課的學校。而陽光100小學也是槐蔭區唯一一所開課的學校。歷城區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據不完全統計,該區中小學中,一所開游泳課的學校也沒有。
歷下區教育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區濟南五中、山師附小、歷元學校、山大一附小四所學校目前已開設了游泳課。
為何少有學校開游泳課?
據記者了解,缺乏場地和設施、沒有專門的指導老師、有一定的安全風險成為其中的原因。“游泳館?這個沒有,太奢侈了。”談及學校有無游泳場館,多所學校的工作人員都表示不具備條件,只能借助社會的游泳場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
濟南市教育局工作人員也表示,對很多中小學來說,基本的體育設施都比較缺乏,游泳館成本太高,是學校難以承擔的。“我們的游泳池得24小時循環流動,天涼時還要注入熱水升溫。”解放路一家游泳館的負責人表示,游泳館采用的是臭氧消毒,為了保證水質,換水時也是排出部分池水,然后加入新水。
據介紹,一個標準游泳池長50米,寬21米,以水深1.5米計算,換一次水需1575噸水,光水費就得七八千元。再加上人員管理費用等等,這是普通中小學無法承受的。
政協委員、家長建議開游泳課
記者了解到,每年暑期放假前,各地教育部門總會下發暑期安全工作通知,將防溺水作為假期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每年的假期,學生溺水的不幸事件也總在各地屢屢發生。
“中小學開設游泳課,提高學生自救本領。”早在2010年的濟南市兩會上,政協委員楊春惠就提交提案,建議教育部門對濟南市中、小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抓好體育鍛煉,安排游泳課。傳授給他們遇險自救及救人知識。
“學校開游泳課,非常有必要。”15日,家長賈女士表示,她非常支持學校開設游泳課。首先,游泳是非常好的一項健身運動,“全身都能運動起來,能夠提高孩子的協調能力,鍛煉孩子的體力和耐力。”其次,她認為游泳還是一項逃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