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7月4日至7月9日是歷下區歷元小學入學報名時間。讓市民王先生想不到的是,提前數年購買了歷元小學學區房,戶籍和房產證也都在歷下區,報名卻被學校拒收材料,說是要到歷城區等其他區找學校。家長們聯合多次反映后,歷元學校終于接收報名材料,但明確表示“只是登記,這類情況要上報到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等待審批”。
說變就變
買了歷下學區房卻讓到歷城上學
王先生說,2014年7月初,歷下區小學入學報名開始摸底。他和同樣住在中石化濟南煉油廠北區(東籬花園)的家長們給孩子報了名。
“除濟南煉油廠職工的孩子,我們非廠職工住在小區的適齡孩子大概有二三十人,可能還多。”王先生說,7月5下午,他到歷元學校報送孩子入學資料,卻被該校工作人員告知北區的東籬花園不在歷元小學學區范圍,因此不予接收,讓其到歷城區咨詢報名。
王先生說,他隨后查閱歷下區教育局網站,2013年該局代歷元學校在其官方網站上公示的學區,明確包括北區,也就是東籬花園。而1997年至2013年,東籬花園的適齡兒童一直正常入讀歷元學校。至今,他未見有新的歷元學區劃分公示圖公布。
“我不明白,多年前就花很高的價錢買了歷元學校的學區房,我和孩子戶籍以及房產證都是歷下區的,為何要把我們推到歷城區,延續多年的學區為何說變就變?”王先生說,經家長們與歷下區教育局多次溝通,歷元小學7月6日開始接收報名材料,但明確表示“只是登記,這類情況要上報到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等待審批”。家長質疑
學校離家200米,就近入學成空話?
為保障義務教育公平可及,小學學區劃分一般遵循就近入學原則。“我們小區離歷元學校,直線距離只有200米。”王先生說,如今孩子能否入學懸而未決,讓家長們很焦慮,就近入學是不是成了一句空話?
“家長們都期望能一塊解決孩子入學的問題。”王先生說,他曾到歷城區教育部門詢問,對方表示,自己戶籍和房產證在哪,孩子就應該在哪里就讀,歷城區也不會接收。為此,王先生和東籬花園的一些家長聯名寫了《關于明確中石化濟南煉油廠宿舍北區適齡兒童就讀歷元學校的請求》的請求信。
信中,家長陳列多條理由:戶籍均屬于歷下區,戶口本登記地址為“歷下區工業南路26號”,管轄派出所為智遠派出所;房屋實際居住,房產均登記在歷下區,房產證登記地址為“歷下區工業南路26號”;身份證登記地址均為歷下區;孩子均在濟南煉油廠幼兒園上學,現享受歷下區的相關減免政策。
同時,家長和孩子的計生關系管理歸口在歷下區智遠街道辦;小區屬歷下人大代表選區;與小區相關的兵役服務、社會救助、疾病預防、失業者再就業等均歸口歷下區相關職能部門。
入學期待
學區范圍應穩定,老學校不要年年變
王先生說,作為孩子的家長,對于將東籬花園明確為歷元學校學區的愿望非常迫切。他希望歷下區教育局能在相關政策框架內,本著便民和利民原則出臺一份具有長期指導意義的文件,使學區的范圍穩定,家長們不希望也不愿看到學區“今年變,明年還變”的狀況。
2013年,濟南市教育局曾印發《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區調整及公示的實施意見》,其中要求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并充分考慮歷史因素,就近從優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為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濟南市教育局當時還重申,學區調整后須及時通過網絡、新聞媒體、校園公示牌等形式向社會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