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希望留美工作的中國留學生來說,這段時間非常忐忑難熬。因為他們在美合法工作所主要依賴的H1-B簽證在2015財年僅有8.5萬個名額,卻總共吸引了18.25萬名申請者,這意味著中簽率不足50%,成為美國移民局啟動“抽簽”方式以來中簽率最低的一年。這幾天申請者正在陸續接到是否被抽中的通知,最晚5月初,他們都將得知這個影響命運的抽簽結果。
抽簽定去留讓人感到很窩囊
美國移民局本月初宣布本年度H1-B工作簽證滿額的消息,立即引起了所有在美留學生的熱議。按照今年8.5萬個名額的抽取方式,要先從高學歷工作簽證申請者中抽出2萬個豁免名額,剩下的高學歷未中簽者再與一般申請者申請件混合,從中抽取6.5萬個名額。不少中國申請者表示十分擔心。
注定有近10萬工作簽證的申請者今年被“抽簽”項目淘汰,這令留學生們感到很窩囊:找到工作已經很不容易,卻要因為運氣來決定自己的去留。
分析近十年的數據可以看出,與往年相比,2014年H1-B工作簽證的競爭是最大的。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在每年65000個非高學歷配額中,除去智利和新加坡兩個協約國的7000名配額外,只有58000名配額可供其他國家申請。而印度人因其語言和技術優勢,占據了大部分名額。中國留學生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虛擬公司鉆法律空子牟利
面對競爭,不少留學生開始謀求提高申請成功率的方法,也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機。ICC便是利用留學生申請H1-B簽證牟利的公司代表。ICC在美國并不是實體公司,其本身不能提供任何工作,但是它的“生存之道”就是與申請人簽訂合同之后,通過出示各種假材料假證明,幫申請人拿到H1-B工作簽證,將申請人送至大公司做合同工,再從申請者的薪水中抽取一定比例,即申請人出錢用ICC公司的殼幫忙辦理工作簽證。雖然美國越來越嚴格的工作簽證申請程序打擊ICC,但是通過其遞交的申請依然占有很大比例。2013年ICC遞交的申請就達到了數萬份。通過ICC提交申請的以印度人為主,一些中國留學生也會選擇其先申請到工作簽證。
移民改革后名額有望增加
隨著美國經濟的復蘇和就業狀況的好轉,工作簽證的壓力將越來越大。2013年參議院通過的兩黨起草的“全面移民改革法案”中就有增加工作簽證名額的內容,但此法案在眾議院未能投票,因此國會所批準的工作簽證名額依然保持在8.5萬個。
這一改革法案中,每一財年的工作簽證名額被提高到11萬,根據情況發展變化最多可以增加到18萬之多。根據今年超過18萬的申請數量,隨著經濟復蘇,似乎這一法案通過也不能完全解決工作簽證“不夠”的困境。但是,因為法案中增加了理工類碩博士申請綠卡的名額,簡化了他們申請綠卡的手續,會有相當一部分符合要求的人直接申請綠卡,退出H1-B工作簽證的競爭。
H1-B簽證
H1-B簽證指特殊專業人員/臨時工作簽證,是美國為引進國外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的最主要的一類工作簽證。申請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與實踐知識,并完成高等教育的專業課程。美國雇主所提供的職位必須被美國法律認可為“特殊專業性工作”。持有H1-B簽證者可以在美國工作3年,然后可以再延長3年,6年期滿后如果簽證持有者的身份還沒有轉化,就必須離開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