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三年,麗江斑魚莊在青島生意火爆,開出多家分店。按照這些斑魚莊內的宣傳,點上活魚,等待廚師切片、魚骨熬湯做鍋底,吃魚前先喝魚湯,再涮魚片,還有麗江特色的炸魚皮、炸魚片特色菜佐餐……38元一斤的斑魚、3斤起點,切成魚片后雖然一斤只有薄薄的8片,算下來不算便宜,但還是擁有了不少固定食客。
然而,本報近日卻接到不少市民投訴,懷疑這些斑魚莊內給的魚片分量不足。“上
來的只是半個魚頭”、“5斤的魚就這么幾塊骨頭?”、“這些魚片是所有的嗎?”、“我的魚皮呢?”在這些斑魚莊內就餐時,也有不少消費者提出疑問。這些問題的答案究竟如何?本報記者日前應聘到麗江龍記斑魚莊山東路店,連續7天臥底暗訪,給這些問題找到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斑魚片提前切好,活魚只是“道具”、付過錢的魚頭、魚肉、魚皮被店家昧下再次銷售……
進入斑魚莊當上傳菜員
3月12日,記者通過招聘啟事應聘到麗江龍記斑魚莊山東路店,成為該店一名傳菜員,讓記者意外的是,該店沒有察看健康證、身份證,就同意記者進店工作。暗訪第一天,記者發現該店根據客人點魚重量不同,分別給客人上魚,店里的規定“1斤4盤魚”的標準配餐,而客人一次最少需要點3斤魚。
在記者暗訪一周的時間里,店內的生意火爆,大廳內的17桌加4個大包間和4個小包間從周五到周日幾乎每天爆滿,一直要忙到下午兩點半左右;下午從4點半忙到晚上的9點半,才能吃飯休息。
魚片掉地上撿起來再用
在麗江龍記斑魚莊的廚房,由于加工魚片使用大量豆油,加上工作人員隨手丟菜葉、廢紙,所以地面特別濕滑。廚房門的左邊是放置小料的空間,負責調配吃魚的調料,進門右邊是洗碗間。繼續往里走,左邊是調料放置間,右邊是蔬菜加工間。再走幾步,這里就是整個廚房的核心:魚片制作、裝盤與火鍋鍋底、油炸魚品的制作地,但是用來過濾油脂的漏網有兩個用處,一是用來盛放炸熟的魚條,二是用來清理涼菜間水池里已是垃圾的菜葉、魚渣。
切魚臺上有4塊圓形菜板,每當要切魚的時候,4個廚師都會用已經用過多次、臟得看不出原色的抹布擦拭魚身,擦過魚身之后直接放到旁邊,甚至用抹布把整條魚包起來擦。旁邊放一個半月形的鐵盒,套上塑料袋,用來盛放從魚身上刮下來的廢料。
廚房內還有一條“U”形的排水溝,上面用鐵網罩著,散發出霉腐味。未切的魚和擺好的斑魚片都放置在這條水溝之上。記者看到,有時熬湯或者上魚片時,魚片掉到地上,廚房師傅會直接用手撿起來繼續用。
客人還沒來提前切魚片
每天上午10點,麗江龍記斑魚莊山東路店的經理和主管會給店員開會,會后打掃各個房間和廁所的衛生,給每個房間送吃魚時需要的調料。此時,廚師就在廚房里開始切魚片。記者發現,從上午10點鐘開始,雖然還沒有顧客來點魚,但廚師已經提前開始切魚片,這項工作會持續到下午1點前后。而從這一點來看,該店并未像對消費者宣傳的那樣:點好活魚,現殺現吃,也就無法保證最基本的一點——給夠消費者實際買魚的分量。
記者發現,廚師會將每條魚先切掉頭尾和腹部,然后把剩下的魚脊部分去掉魚骨,這些部分最后會存到店內冷庫,剩下的魚肉切成片,泡過豆油后,由兩名女幫廚裝盤上桌。而女幫廚面前的盆里盛滿了魚片,數量根本無法計算。
記者暗訪的一周時間里,每天早上廚房里都會有兩三筐已經切掉頭尾的斑魚等待切片,廚師長負責清理魚身,4名廚師負責將切好的魚條切片,兩名女幫廚負責裝盤,等待著客人叫菜。每天下午4點30分,同樣的工作開始重復。根據記者觀察,每條魚脊肉都不包括魚肚那一部分的魚肉,這塊肉根據大小不同,大約可以切出20到30片魚片。而該店要求,斑魚片的裝盤標準是“一斤4盤、一盤2片”,也就是說,如果你點了3斤的魚,可以獲得24片斑魚片,而這些魚片,肯定不是一條魚全部的魚肉。
剩下斑魚片下午接著賣
3月15日,記者從上午的9點50分一直觀察到11點10分,在此期間,廚師端上來一筐已經去掉魚骨的魚脊肉,4名廚師切了大約56條魚脊肉,切好的斑魚片都放到了豆油盆里,其余未切的斑魚魚脊肉放到了保鮮柜,留到下午用。此時,一桌客人來到大廳內點魚,在點了3斤的斑魚后,女幫廚直接從盆里拿出切好的魚片,裝了12盤魚肉,每盤2片。
當天中午,記者看到上午切好的斑魚片并沒有全部賣掉,剩下的斑魚片放在托盤里,放到了靠近涼菜間的保鮮柜。“魚片用豆油泡著不會發干變質,如果上午切完的魚片未用完,會用大盆裝上半盆豆油浸泡著魚片,放入冰箱,因為豆油的關系,并不會上凍,到了下午4點40分左右就會拿出來不會妨礙使用。”一名老員工告訴記者,這部分上午沒用完的斑魚片可以繼續拼盤。
當天下午5點,顧客再次來就餐。記者看到,當顧客點完魚后,廚師先把上午沒用完的斑魚片拿出來給顧客上桌,這些魚片都用完后,廚師才會繼續切魚。這一周內,記者發現,該店的斑魚片從不過夜,因為過夜后的斑魚片無法食用。
給顧客看活魚其實是“演戲”
“要是顧客想要看魚,那就從池子里撈上魚后給顧客看,看了之后放回池子里就行,咱們還是按照一斤4盤的標準,給他們上切好裝盤的魚片。”當記者詢問其他店員,如果顧客要求看魚怎么辦,店員這樣介紹。一周暗訪下來,記者發現,從廚房送到消費者桌子上的魚片,并非是消費者點的魚制作的,活魚在這里只是“道具”,用來給一些較真的顧客看。當顧客點活魚要求看魚時,傳菜員會先從魚池里撈上一條斑魚放進塑料筐里,稱重后端到顧客面前,如果顧客要求現場殺魚,服務員會先把魚直接在筐內敲暈,待顧客確認后拿回廚房放回魚池,斑魚“死而復生”。讓記者意外的是,這些魚送回廚房水池居然還能活,但是頭上已經帶傷。“你看到了嗎?魚池里那些頭上有傷、有白斑的嗎,都是被敲打過的,但都沒真打死。”一名服務員說。
在這期間,本報另外一路暗訪記者先后在麗江龍記斑魚莊遼陽東路溫哥華花園南門店、漢口路店、云霄路店暗訪,其中前兩家的魚池就在大廳,顧客可以看到點魚的過程,但之后如何處理就不得而知,云霄路店的做法與記者臥底的山東路店一樣。記者事后了解到,麗江龍記斑魚莊在青島采取加盟店的方式,溫哥華花園南門店、漢口路店是一位加盟商,云霄路店與山東路店是另外一位加盟商,這兩家店均是將養魚池放在后廚。
你點的魚上了別人餐桌
炸斑魚皮、炸斑魚片涉嫌“二次銷售”
【黑幕】
在記者暗訪的一周時間里,記者發現切下來的魚骨和魚鰭,會被廚房里熬湯師傅過一下熱水,防止腐敗變質,最后用不完的統一放到廚房熬湯鍋緊挨著的鐵皮柜子里,切下來的魚皮和魚腹放到保鮮柜里。顧客想吃到這些原本已經花錢的部分卻需要再次消費。
昧下魚肉魚皮再次銷售
在麗江龍記斑魚莊山東路店內,記者還看到,每天上午,在切魚片前,廚師長都會把魚腹部分切下來,這部分由于太柔軟,無法切成魚片,不會給客人上桌,而是被飯店用來制作菜譜上的一道菜——炸斑魚片。記者發現,留下來的魚腹部分都被切成條,已經裹好淀粉,提前炸好一部分斑魚片。如果顧客點炸魚條這道菜時,廚師再次加工后給客人上桌。預留出來的魚皮被做成菜譜上的另外一道菜——炸斑魚皮,與炸斑魚片一樣,價格都是28元一份。而這些魚肉、魚皮,都是其他消費者以38元一斤購買過,但并未在當時就送上餐桌,也就是說,該店將自己昧下的魚肉、魚皮,再次銷售牟利。
臥底記者調查發現,被切下來的魚頭和切魚留下來的魚皮通常都放置在冰箱里。魚頭通過炒鍋炒過之后放進了熬湯的鍋里,這口鍋里隨時盛放著湯,在湯不夠時就拿出化好的冰凍魚頭添水熬湯,熬成涮魚片的鍋底,而這些魚頭,其實也是消費者花錢購買后沒有上桌的。
顧客剩下的魚片繼續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