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泉,為濟南四大泉群之一。早在金代以前,黑虎泉就以現(xiàn)名聞名于世。泉水出于深凹形洞穴,通過三個石雕虎頭泉水噴出,波瀾洶洶,水聲喧喧。明代晏壁在《七十二泉》詩云:"石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fēng)吹石裂,一聲清嘯月無光。"
辟支塔,為靈巖寺標(biāo)志性建筑,是一座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上有浮雕,鐫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門等故事,宋代文學(xué)家曾鞏有詩贊曰“法定禪房臨峭谷,辟支靈塔冠層巒”。
曲水亭街《老殘游記》中“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風(fēng)貌。
四門塔,是中國現(xiàn)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單層庭閣式石塔。四門塔原屬神通寺,該寺始建于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是山東境內(nèi)最早的寺廟,后來廟宇毀于清末大火,剩下四門塔、龍虎塔、九頂塔、墓塔林、摩崖造像等佛教遺址。
后宰門街,在《歷城縣志》中記載為“百花橋街德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