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路段又現楊絮飛舞二環南路如下雪
近日,記者在解放路、文化路、經十東路、馬鞍山路、舜玉路等主干道經過時發現,道路上有輕微飄絮。而在馬鞍山路、英雄山廣場、玉函路、舜玉路上,飄絮又嚴重了些。昨天中午,在舜玉路上,戴著口罩或掩鼻而過的行人隨處可見。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飄絮最嚴重的莫過于二環南路。記者在二環南路領秀城往東大約2公里的路段采訪時看到,整條道路上白茫茫的楊絮漫天飛舞,像下雪一樣,已經影響了開車視線。
據濟南市園林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春天的飄絮分為楊絮和柳絮,雌株飄絮,雄性的毛白楊和柳樹并不會飄絮。而目前飄的是楊絮,毛白楊飄絮時間大約持續一周左右,柳絮還要等幾天。由于從整體毛白楊的數量要遠大于柳樹,楊絮的威力也因此遠高于柳絮。
作為行道樹的毛白楊主要分布在市中區
楊絮惱人,而最近10余年來,濟南城區無論是新建道路或改造道路的綠化都已不再選用毛白楊,濟南市中區已著手借用樹種更換的機會逐漸淘汰掉毛白楊。
而眼下年年飄絮的毛白楊又分布在哪些路段和區域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歷史的原因,城區作為行道樹的毛白楊主要分布在市中區,以二環南路最為集中。據市中區的園林局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市中區道路上分布的毛白楊達3465棵,主要分布在外環路、馬鞍山路、舜玉路,其中外環路分布的毛白楊最多,接近2000棵,有1949棵。馬鞍山路和舜玉路分布的毛白楊在200棵以上。此外,緯一路、緯二路、經十一路、劉長山路、英雄山路分布的在100棵以上,緯四路、緯五路、六里山路、勝利大街分布的毛白楊就比較少,只有幾十棵。
不少市民深受其擾淘汰毛白楊是綠化趨勢
排除對行車、行人視線的影響,飄絮在很多時候也可以作為一道風景來欣賞。但生活中,還有很多市民因過敏體質而深受困擾。據悉,飄絮會給過敏體質者造成咳嗽、哮喘、過敏性鼻炎以及皮膚瘙癢等。
從綠化樹種上來看,毛白楊具有壽命短、枝干脆等缺點。據了解,目前存在的毛白楊絕大多數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栽植的,截至現在已有五六十年的樹齡,濟南市城市園林綠化局綠化指導處處長安吉磊告訴記者,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濟南市城區還沒有這么大,很多地方還是郊區,比如二環南路,毛白楊的種植范圍比較廣。白毛楊之所以被大面積使用,其主要原因是速生,長得快。目前,在北方地區還沒有發現哪一種樹種的生長速度能與毛白楊相比。此外,與當時的育苗工作的局限性有關。過去培育的樹種也比較有限,主要有楊樹、槐樹、法桐老三樣。此外,還有不少老舊小區或庭院里有高齡的毛白楊。
市中區園林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市中區每年都會對老齡化、病蟲害嚴重的毛白楊進行更換,比如今年正在準備更換英雄山北廣場、緯一路濟南大廈對面的92棵毛白楊。結合更換樹種的機會,樹齡50年到60年之間的毛白楊,如馬鞍山路、大緯二路、英雄山路等路段的“高齡”毛白楊也將分批更換,更換為法桐、銀杏等樹種。毛白楊被更換掉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壽命短。市中區園林局副局長王金凱表示,從這么多年的實踐來看,最適合作為濟南行道樹的樹種包括法桐、國槐、白蠟、欒樹,毛白楊將因為其壽命短等局限性而越來越少采用。
安吉磊也告訴記者,隨著毛白楊進入老齡化階段,將結合樹種的更新,慢慢替代毛白楊。可以預見的是,毛白楊將退出城市綠化的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