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將中國的飲食文化推向了新高潮,大街小巷、高級食肆談論都是美食,其中的蔥燒海參就是魯菜系中膠東菜的代表。
膠東菜,又名“福山菜”,因起源于福山縣(今煙臺市福山區)而得名,后來傳入青島,青島菜承襲發展,自成一派。關于膠東菜的歷史,我們不必過分的去探究,來到膠東地帶,如何吃怎么吃,才應該是食客們最應該關心的問題。
膠東菜以烹制各種海產品見長,吃海鮮就要吃原汁原味的,不過中國人一般沒有生吃的習慣,膠東人也不例外,他們很少生吃海鮮。所以,在膠東地帶,膠東人一般對海鮮進行煮、蒸、煎、炸等烹制后,一樣能保持海鮮的鮮嫩清淡、原汁原味的特點,所以食客們在此吃海鮮的時候,會感覺到味道極鮮,唇齒留香。

膠東名菜:蔥燒海參&紅燒大蝦
這道久負盛名的蔥燒海參是選用膠東特產刺參制作而成。菜品以水發海參和大蔥為主料,烏黑的刺參配著白中透黃的蔥段,色澤紅褐光亮,芡汁濃郁醇厚。聞之蔥香四溢,經久不散,食之海參滑潤,質地柔軟,食后無余汁。相傳,明代時期蔥燒海參已經是皇家御膳,為皇帝偏愛的美食。后來,清末到民國,“蔥燒海參”成為魯菜名店的招牌菜,像北京的豐澤園,上海的豐澤樓等等,都能吃到地道的蔥燒海參。建國后,“蔥燒海參”的地位更是大幅提高,如今這道名菜,已經在各大魯菜館,乃至膠東的普通人家都能烹調食用,所以,來山東不必擔心吃不到地道的蔥燒海參。
除了蔥燒海參,膠東菜中的紅燒大蝦也是膠東風味中響當當的名菜。膠東半島海岸線長,海味珍饈眾多,對蝦就是其中之一。對蝦每年春秋兩季往返于渤海和黃海之間,這時對蝦極為鮮美。新打撈的對蝦肉厚味鮮、色美勻稱、營養豐富。紅燒對蝦出鍋后,色澤紅潤油亮,蝦肉鮮嫩,滋味鮮美。烹制時要用新鮮對蝦,鹵汁要濃厚,緊包對蝦,以便入味。
在青島,“哈”啤酒,還是吃蛤蜊好
夏天來山東,就不能不去青島。來青島,就不能錯過啤酒節。青島國際啤酒節始創于1991年,在每年8月的第二個周末開幕,為期16天。今年的青島的國際啤酒節將于8月11日-26日期間在嶗山區的世紀廣場啤酒城舉行,這段時間正好是青島的旅游黃金季節。
青島啤酒節期間,游客們可以參與到開幕式、啤酒品飲、文藝晚會、藝術巡游、文體娛樂、飲酒大賽、旅游休閑、經貿展覽、閉幕式晚會等各項活動中。當然,啤酒品飲則是食客們最大的味覺享受,因為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上百種不同口味的啤酒,同時還能和朋友吆五喝六,痛快暢飲,不醉不歸。

喝啤酒選哪種下酒菜最好。作為青島人,首選還是蛤蜊,盡管有很多網文和觀點不贊成喝啤酒吃海鮮,認為這能增加中風風險,但這似乎根本阻擋不了本地人及外來游客對啤酒和海鮮的鐘愛,也成不了大家拒絕海鮮和啤酒的理由。夜色下,三五個朋友在海邊大排檔,點上一盆新鮮上好的海鮮大餐,蛤蜊、扇貝、爬蝦、對蝦、蟶子等等,張著貝殼,互為你我。一杯杯清涼的青島啤酒,在大扎啤杯子里翻著雪白的沫,猛猛地灌上幾口扎啤,清涼的海風習習拂過臉頰,海水嘩啦嘩啦的嘆息聲不時地告訴你這是海邊,那叫一個:爽。
青島啤酒為什么好喝,這里面有很多秘密,除了神秘的配方之外,其選料也是非常考究的。比如,青島啤酒選用優質的嶗山泉水、進口的大麥、優良的酵母、酒花等為原料,釀制出的青島啤酒,具有泡沫細膩、口香醇厚爽口,有麥芽香和酒花香的特點。如果認為這就是青島啤酒的全部特點,顯然是不夠的,因為青島啤酒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更是其他啤酒無法比擬的。(文/北寒 圖/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