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12月24日訊 (記者印朋)繼本月13日的一場大雪之后,20日傍晚至21日上午,濟南全市再次普降大雪。記者從長清區氣象局了解到,長清區在此次降雪中再次獲得利好,觀測點雪深平均6厘米,降水量約8毫米,有利于農業生產和小麥過冬。
20日傍晚,隨著下班高峰時段的到來,長清區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二場雪。隨著時間推移,這場雪在夜間逐漸增大,并持續到21日的上午。記者從長清區氣象局了解到,截至21日16:00,在濟南全市24小時降水量統計中,全市平均降水7毫米,市區降水10毫米,長清區降水量為8毫米。而在13日那場降雪中,截至13日20:00,在濟南全市范圍內,長清區的降水量最高,平均達到6.4毫米。
長清區氣象局副局長曹相嶺告訴記者,全市此次降雪中,長清區和章丘市的降雪量較大。為了較好地利用此次降水,為農業生產服務,長清區文昌街道和張夏鎮各發射了6枚人工增雨火箭彈,效果較為明顯。
近期,濟南市連續降雪,導致全市氣溫普遍降低。22日19:35,濟南市氣象臺發布寒潮預警信號,濟南全市出現了大風天氣和強降溫,降溫幅度達8至10攝氏度。
雖然這場雪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但此次降雪仍有利于農業生產。“長清區之所以使用了12枚人工增雨火箭彈,就是為了抓住這次降水機會,利用空中的水汽資源,讓它服務于農業生產。”曹相嶺稱,農業生產中,有“上凍水”的說法,即在入冬以后,需要給小麥農田大面積灌溉,以保證麥苗安全過冬。“農民可以不用再澆地灌溉了,這有利于節省農業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