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沂河之源,因沂河源頭在此而得名。它地處沂蒙山區腹地,是早年的革命老區,也是全省海拔最高的縣。過去因發現“沂源猿人”而蜚聲中外。今天它又因發現了中國北方最大的溶洞群而聞名于世。它的出現令眾多的知名溶洞黯然失色,獲得“沂源歸來不看洞”的美譽。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我們探尋了北方第一洞天——沂源縣土門鎮九天洞。
沿原國防公路駛抵山下,北望就是高聳入云的魯山。沿一百多級石階向上攀登,來到九天洞前。此洞之所以稱為“九天洞”,是因為神話傳說中天有九層,即九天;而此洞也有九個洞廳,景觀可與神話中的天宮相媲美,所以叫九天洞。這九個廳分別是:天地之間廳、步天廳、天河廳、天宮廳、天街廳、天國花園廳、巡天廳、夢幻天堂廳、別有洞天廳。九天洞口造型極美,入洞后洞穴豁然開朗,如同一個巨大的宮殿,高寬各十數米,如同進入仙境。經一百余萬年而形成的鐘乳石組成了無數令人難以想象的復雜造型和圖案,在七彩燈光的輝映下如夢幻一般,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在一千二百多米的長廊中,我們屏住呼吸望著目不暇接的仙景,感到眼花繚亂大自然的造化真是讓人驚嘆。
洞中的鐘乳石、石筍、石花、石幔等琳瑯滿目,姿態萬千。當地人講,冬天游溶洞,洞外冰天雪地,洞內四季恒溫,溫暖如春,更有洞內流水如管弦、如絲竹,叮咚作響,如一曲緩韻幽歌。走在洞中,水滴聲不絕于耳,如弦劃如瑟撥,讓人想到“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意境和情趣。洞中掬水一洗,心神俱新,奇妙無比。
九天洞大面積的球狀和針狀結晶體、月奶石、石花、石蓮,被譽為“九天四絕”,是全國稀有景觀類型最多的溶洞,同時又是石花面積最大的溶洞,其類型之多樣,面積之廣大,國內外無與倫比,被稱之為天下第一石花洞。
看到難以想象的一幕,我們的描述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一切贊美的語言都難以形容出它的壯觀和美麗。走到溶洞的盡頭,隨行的人告訴我們,前面還有很長的一段沒有開發,現在也不知道這個洞神秘的盡頭在何方。他們還介紹以九天洞為中心周圍兩公里范圍內有天然洞穴近百個,是長江以北最為集中、被專家確認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當地政府正組織有序的開發,相信這些大自然的瑰寶會以更神奇的面貌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交通提示:乘車或自駕車到沂源縣土門鎮向北一公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