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大街上有很多家電影院,當年洛芙兩口就在那里一部接著一部地看電影。《多瑙河之波》《沸騰的生活》這樣的電影,不僅影響了洛芙和他們同齡人,也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的70年代。原來,這里也曾經有著和我們一樣的記憶。
尋找“小巴黎” SOMEWHERE IN TIME
布加勒斯特,就是快樂的意思。但我并沒有立刻發現它的快樂。這是一座嚴肅得近乎不茍言笑的城市,一如前蘇聯時期的那些刻板建筑,拒絕與時間對話,單調而默默無語地矗立在那里?蛇@里,總有些快樂和回憶值得去尋找。對習慣了熱鬧的人來說,布加勒斯特顯得過于安靜。天剛一擦黑,大街上就迅速變得人車稀少,那些熱愛夜生活的人們,行色匆匆卻不知道要去往哪里。這一回主動提起吸血鬼的不是我,卻是送我去酒店的出租車司機。
當他知道我在特蘭西法尼亞尋找吸血鬼的經歷后,他扮了一個鬼臉:吸血鬼啊,布加勒斯特就有,在老城區,有一家德古拉餐廳,你為什么不去看看?從德古拉的家,到德古拉城堡,對于標志著德古拉的地方,我此刻已經失去了勃勃旺盛的好奇心,可是寂寞如斯的布加勒斯特,我又能去哪里呢?
曾經,布加勒斯特有過一個叫“小巴黎”的光輝年代。如今看來,就仿佛一位歷盡滄桑的貴婦,即便人老珠黃也有一點兒風韻猶存。當我被那些40年代末期土地國有化之后建造起來的,以灰色為主要基調、毫無特色的板樓弄得大倒胃口時,一座19世紀的漂亮建筑這會兒突然出現在面前,那些凸起的拜占庭式圓屋頂,墻面屋檐上精致的雕刻,勾起我對這座城市的強烈好奇。
就是這么在希望和失望交織的情緒中,在布加勒斯特的老城區里尋找那家德古拉餐廳—Lipscani,就是我尋找到的最大驚喜。在平淡的布加勒斯特夜色里,一些經過精心裝扮的男男女女們,都似乎朝著一個方向流動,走著走著,道路的那一頭,忽然就盛開出這么一處熱熱鬧鬧的地方,數百米的街道兩側,不間歇地排滿了酒吧和餐廳,忙不迭的開始了越夜越美麗的布加勒斯特生活。
在這樣的繁華夜色里,最大的煩惱,或許就是如何去做選擇。跟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這條街上來來回回走了幾趟之后,我就放棄了要認真挑選一家最好的餐廳的想法,每一家看起來都是那么的個性分明,都暗藏了一室的春色撩人。
洛芙兩口子,絕對是我進入那家暗紅色調,午夜藍格子桌布餐廳的理由。他們安靜地坐在門口的桌子上,滿懷笑意地看著路過的人群,眼中滿是布加勒斯特曾經的記憶。洛芙夫婦,也是游客,從布拉索夫來的游客,不過,他們也算不得上是真正的游客,頂多是重回故地,他們的大學生活就是在布加勒斯特度過的。那時候的布加勒斯特,對于他們來說沒有焦慮,沒有茫然,青春年代里,最著迷的事情就是看電影。
就在那條現在叫做伊麗莎白的大街上有很多家電影院。節假日的時候,年輕的洛芙兩口子和朋友們,就在那里一部接著一部地看電影。他們所說的那些電影,不僅影響了洛芙和他們同齡人,而且也深深的影響了中國的70年代。那個年代的中國人,有誰沒有看過一部羅馬尼亞電影呢?《多瑙河之波》《沸騰的生活》,原來這里也曾經有著和我們一樣的記憶。
站在桌子前的侍者詢問的眼光,打斷了洛芙夫婦滔滔不絕的講述,但她顯然還沒有從電影的回憶里走出來,“是哪一部電影里說的?將來的美好生活,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每天回家時老婆已把酸湯做好。”所以,洛芙強調,“你應該嘗嘗我們羅馬尼亞的酸湯。”
不過,當洛芙從頭到尾翻閱了一遍菜譜之后,尷尬地發現,菜單上居然沒有酸湯這道菜,他們的神情像是受了某種傷害一樣,搖搖頭,“布加勒斯特變了,變得浮躁了,變得沒有了自己的特點,變得沒有了酸湯……”
找不到酸湯的洛芙夫婦決定去“啤酒馬車”餐廳,那也是他們記憶中的一部分。那家1899年便開始營業的酒店,至今保持著自己的傳統,它是布加勒斯特維持了原樣,幾乎沒有什么變化的幾個建筑物之一,在那里,能夠找得到布加勒斯特作為“小巴黎”的當初。
告別了洛芙夫婦,我開始享用羅馬尼亞的大餐,一份咸羊肉,胭脂紅的羊肉、碎百里香、幾葉薄荷葉、幾顆調皮的小番茄;一份甜椒香辣雞,金黃的雞肉、紫色的碎洋蔥、酸奶油和調味汁劃出了幾何的圖案。侍者說咸羊肉要配他們家的尚未發酵的葡萄汁,當那一樽細頸玻璃瓶端上來的時候,細細密密的花香突然襲來,同時沁出來的還有優雅的紅酒性格。屬于小巴黎的過往回憶在杯沿回蕩再回蕩,終究是忘不掉,洗不去。
旅行小貼士:
布加勒斯特的夜生活,在Lipscani街區,興興向榮的酒吧和餐廳,不僅吸引了當地人,也是游客們肆意放松的好地方,每逢周末狂歡者齊聚在大學廣場。
吸血鬼餐廳Count Dracula Club,就位于老城區,有吸血鬼情結的,可以去感受一下,在那里能夠親眼看到“吸血鬼”。
1899開業的啤酒馬車(Caru' cu bere),是布加勒斯特最受歡迎的娛樂場所之一,可容納500多人,提供美味的啤酒和葡萄酒,里面的氣氛,很容易讓人想起20世紀初布加勒斯特的快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