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香港中環區有家賣北京傳統煎餅的餐廳——“老金煎餅”,老板不是內地人,而是美國小伙金伯亮(如圖)。開業半年來,這家煎餅店吸引了大批中外顧客前來光顧。是什么原因讓這個美國人在香港開一家北京煎餅店呢?《環球時報》記者日前來到小店一探究竟。
記者在午飯時段來到小店,發現店門外大排長龍,員工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兩三名店員熟練地將面漿倒在煎板上,涂上秘制醬汁,再加入京蔥、薄脆等配料,最后折成方形,不消兩分鐘便把熱騰騰的煎餅送到客人手上。記者問味道如何,許多顧客贊不絕口。據介紹,該店每天能賣出500多個煎餅。
這家小店的老板金伯亮今年35歲,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對記者回憶說,自己大學時愛上中國文化,不惜從醫科轉系到中國研究。1998年,他到哈爾濱及北京留學6個月。在北京,他首次嘗到街頭煎餅,便深深愛上這種北京小吃。回到美國后,他吃不到煎餅,感到遺憾,后來想開一家煎餅店。
金伯亮在香港從事金融工作,但為了開煎餅店,他走遍北京、天津等地,誠懇表達想拜師學習做餅的心情,后來終于打動北京一家煎餅店的老板,獲得對方的面漿秘方,北京的煎餅師傅還專程來香港幫金伯亮培訓員工。
“老金煎餅”不光出售京味煎餅,同時也是內地文化的展示廳。記者注意到,店里用的全是簡體字,為何在香港不入鄉隨俗用繁體字呢?金伯亮稱要保持北京特色。另外,店里墻上貼有很多內地電影海報,甚至還有《人民日報》海外版。店里播放的音樂也都來自內地歌手,不是許巍、崔健,就是樸樹。金伯亮透露,來這吃煎餅的顧客現在基本是香港人、外國人和內地人各占1/3。他希望這個小店能成為外國人了解中國、香港人了解內地的窗口。
談到未來,金伯亮對記者稱,已決定辭職,專心打理“老金煎餅”生意,正準備在香港開第二家分店。他還有意將煎餅店擴展至海外,正與一些新加坡、美國及中東朋友洽談,想把這個北京小吃推廣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