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黃金海岸】——沙漠與大海的吻痕
昌黎黃金海岸,位于河北省東北部昌黎沿海,全境為沙質海岸。黃金海岸生成于近二三千年,發源于燕山的河流為這里的沙質海岸的發育提供了豐富的沙源。遼寧西部的六股河帶來了豐富的粗顆粒河沙,河沙入海后在強大的東北風作用下,隨海流向西南方向漂移,在沿岸堆積成一道道沙堤。海灘沙在低潮裸露時被陽光曬干,強勁的東北風把沙吹揚起來,因受樹木的阻擋,在經短距離搬運后即墜落塵埃,聚沙成丘。河流不斷把泥沙帶入海洋,海灘上的沙不斷得到補充,也不斷地被風吹走。
濱海沙丘經常不斷地得到沙的補給,逐漸變得高大、雄偉、壯觀。沙丘向海一側迎風坡的坡度為6—8度,向陸一側背風坡的坡度達到30—32度。沿岸分布有40多列沙丘組成的長30公里、寬4公里的沙丘帶,最高處達44米,是全國最高的海岸沙丘,也是一種沙漠大沙丘與大海相連的特殊景觀。
昌黎一帶的沙質海岸是美麗的。金沙銀沙堆成的濱海沙丘,在夏日陽光照射下,光彩奪目、分外壯觀。人們又把昌黎沙質海岸稱為黃金海岸。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昌黎黃金海岸由黃沙、綠林、碧海、藍天構成的奇特景觀。有機會去北戴河海濱一游的人,不妨順路去一趟昌黎黃金海岸。領略了這里的奇特的融大海與大漠風光于一體的迷人景色,你一定會得到極大的滿足,一定會感到不虛此行。
【維多利亞海灣】——萬丈紅塵映碧海
香港素有“東方明珠”美稱,是舉世矚目的美麗的海港城市。這里藍天碧海,山巒秀麗,自然風光優美動人。香港的港口地理位置優越,是少有的天然良港。到1980年為止,被宣布為港口的香港水域共15處,其中最著名的是維多利亞港灣。
1萬多年前,這里是大陸山脈的延伸部分。后來由于山體斷裂下沉與海水入侵才形成現在的維多利亞港灣,使香港島與大陸分離。
香港的主要港口是維多利亞港,它位于維多利亞海峽近岸,港區海底多為巖石星底,泥沙少,航道無淤積。港區水域遼闊,可以同時靠泊50艘巨輪。港區水深大,平均水深為12.2米,萬噸級的遠洋巨輪可以全天候進出港口。港內有三個海灣和兩個避風塘能躲風避浪。另外,由于九龍半島向南伸入海中,消減了風浪,使港區相對平靜。
維多利亞港灣地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這里港闊水深,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水域總面積達59平方千米,寬度從1.2千米到9.6千米不等,可以停泊遠洋巨輪。維多利亞港有三個主要出入水道,是進入香港的門戶,維多利亞港目前有72個供遠洋輪船停靠的泊位,其中有43個可供長達183米的巨輪停泊。整個港區開發的碼頭和貨物裝卸區總長度近7千米,進出港的輪船停泊時間只需十幾個小時,效率之高為世界各大港口之冠。香港港口的助航設施以及港口通信設備也是十分先進和完備的。
【崇武海岸】——惠安女眺望大海的地方
崇武非常美麗,在它的海岸線上,分布著12個嫵媚動人的金沙海灘,巖石礁嶼形態各異,在傍晚的落日余暉中,意境尤為深遠。所以,驢友們認為,傍晚時分,是在崇武吹海風賞美景的最佳時間。
初到古城,第一印象就是威嚴,踏上石砌的臺階,緩緩走上城墻,感受不一樣的海風,腦海中不由會想起古城昔日的威嚴。多少年的滄桑才造就了古城的輝煌。而如今,它功成身退,又是何等的傷感。看著城墻上那長滿青苔的石頭,眼望遠方無邊無際的大海,多少英雄事,多少硝煙滾,都已隨風飄逝,留下的只有那堅固的城墻和城中那古老的建筑。
走在城墻外,感受海風吹;生活別有一番風味!狹長的海岸線已經被修葺成一處旅游景區。在這里你隨處能看到當地的特產——石頭。可別小看這些石頭,它們經過老藝人的加工,都已經活靈活現啦,造就的水滸人物,一百零八位英雄,栩栩如生。還有唐僧師徒、劉姥姥大觀園等等,這些石人形態各異,讓你不得不稱奇!站在觀海亭上,聽聽海的聲音,你會感覺此時你并非在人間。清爽的海風,讓你心情愉悅,多少煩惱都一去不復返。
隨后從古城的東門入城,突然從面前波濤洶涌的大海邊,進入了城墻護衛下的低矮、密集的民居,有一種非常奇特的感覺。好像由此而進入了一個遙遠而陌生的時代,一些溫暖祥和的生活氣氛輕輕地溢了出來。迎面是一個香火鼎盛、煙霧繚繞的關帝廟,一把碩大的青龍偃月刀豎立在廟門口。閩南鄉民的習俗,一崇關公,二拜媽祖,在這里,這種習俗顯得更加突出。關帝廟占地很小,我并沒有進去仔細參觀。關帝廟不遠處的城門上方有一間小城樓,里面供的正是媽祖。香火鼎盛得充滿著塵世的歡樂,一切都似乎與軍事古城毫不相關。
惠安崇武海岸集濱海風光、歷史遺跡、地方風情于一體,最大特點是古城與大海一體。知道崇武的并不多,游人也很少。到了崇武,遼闊海岸,只見海,無他人,飄飄似天地一沙鷗的感覺,去過那么多海岸,也許只在此刻才有。
【大鵬半島】——臨近鬧市的一塊荒野
大鵬半島東臨大亞灣,與惠州接壤,西抱大鵬灣,遙望香港新界,陸域面積294.1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33.22公里,森林覆蓋率76%,擁有獨特的山海風光、旅游資源、豐富的人文資源、明顯的區位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由于生態資源得到嚴格保護,大鵬半島成為深圳市目前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生態樂土。
東沖、西沖位于深圳大鵬半島最南端,離市區七八十公里,是相隔僅十五分鐘車程的兩個海港。東沖行政村由6個自然村組成,村里本地人不到500人,是深圳唯一不通省級公路的村。西沖行政村由8個自然村組成,村民以養殖業和捕魚為生。兩個海港偎依在七娘山下,煙霧繚繞,水清沙幼,被驢友稱為深圳的天堂,而村落里的海鮮小酒館亦讓游人流連忘返。迄今為止,到東沖和西沖的人并不多,歸航漁船上的人家享盡了這東邊兩個海的仙境。
細白沙灘、湛藍海水,因沒有被開發,東西沖的景色有著最原始最淳樸的自然之美。它是深圳的“黃金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