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1月9日訊 “好客山東賀年會”是山東省旅游局為整合年節旅游資源、活躍冬季旅游市場、打造好客山東品牌而推出的一項舉措。2013年,曲阜闕里賓舍舉辦“孔子故里中國年”活動,以還原孔府過年習俗為載體,同時借助闕里賓舍濃厚的禮俗文化積淀,設置26項體驗活動,以“孔府元素、儒學文明、中國禮儀”為主題、以“傳承儒家千古年俗,弘揚孔子好客傳統”為原則,首次全面展示中國現存的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孔府春節古俗。


據了解,賀年會期間,闕里賓舍結合自身資源打造了 “賀年宴”“賀年房”“賀年樂”等活動,組織客人進行寫春聯、貼福字、包水餃、拜年等過年程序,體驗傳統民俗。同時,活動期間還增加了完善后的迎送儀式,由演員、服務員和管理人員組成歡迎隊伍,在民樂班伴奏下迎送賓客,古樂舞藝術團編排了《迎賓曲》、《宴賓曲》等新節目,并采用歌舞伴宴的形式展示賀年文化。
另外,2013年元旦至2月24日,到闕里賓舍住宿或用餐的游客可以享受每天20間對折特惠房等十余項優惠。
“孔子故里中國年”活動26項體驗儀式:
項目名稱 歷史典故
1 過門檻 孔府大門的門檻很高,是身份地位象征。過門檻第一步男左女右。
2 內宅請安 孔府內宅禮規。每日早晚請安各一次。
3 蘭堂試講 孔府有專門接待皇帝皇親和欽差大臣的蘭堂。古代皇帝在此審閱儒經講義并聽取孔子后裔試講,以示崇儒。
4 過年服飾 孔府過年服裝有常服、禮服、祭服。
5 春聯 孔府的春聯對文辭、用紙、尺寸都有嚴格規定,體現了孔子詩禮傳家的風度。
6 門神 孔府門神開張較大,府內自備門神印版套色印制。分武門神和文門神兩種,都是一品官銜,在中國民間獨一無二。
7 窗花 孔府特色的辛卯年主題“福”字窗花。
8 掛天燈 又叫“朝天桿掛天燈”。孔府年節特有儀式。體現中國儒家“天人合一”理念。
9 鞭炮 孔府過年燃放大量鞭炮,有不同規格。最大的火鞭在交子之時點燃。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還要放煙花。
11 請祖 孔府請祖先回家過年的儀式。掛天燈后、除夕宴開宴之前舉行。分擺供、行禮兩個步驟。
10 除夕家宴 除夕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合家團圓節。孔府除夕家宴傳統規格為“四四一品鍋”,突出團圓、歡聚的祥和主題。
12 包餃子守歲 除夕宴會結束后,孔府內宅徹夜包餃子。孔府水餃花色多樣,民間罕見。
13 辭歲 辭歲道晚安。發辭歲紅包及壓歲錢。
14 壓歲錢吉祥盒 子時以前放在兒童枕下。裝壓歲錢的紅包上寫“長命百歲”;吉祥盒內物品寓意“吉祥如意、事事如意”。
15 新年鐘聲 撞鐘24響,祝福新年24節氣始終平安。
16 發紙祃 交子之時進行的古老祭祀儀式。源于先秦時期,唐代以后流行。
17 熬歲、踩祟 門廳 新年祭祀時,天地樓旁兩個大鐵盆里,柏枝騰起火焰,爆竹炸響,叫“熬歲”;人們踩踏芝麻秸,叫“踩祟”或“踩歲”。
18 大祭天地 新年伊始最隆重的祭祀儀式,行天時地利人和大禮。源于漢代。
19 祭祖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祭祀活動。
20 元寶驗歲 孔府新年第一餐喝棗湯、吃元寶。“元寶”即黃色黏米面做成元寶型,包進12種不同餡料,都有象征意義。
21 釋菜(祭孔) 農歷正月初一的祭孔典禮。
22 新年素餃酒席 孔府新年第一桌酒席吃素水餃,傳承孔子為紀念子路之死而不吃肉醬的食俗。
23 大拜年 正月初一上午,衍圣公夫婦盛裝在內宅接受闔府人員的分批拜年,賞拜年紅包。
24 燕享旅酬 孔府招待本家親族的筵席,海參、魚翅、鴨子三大件酒席,是世代相傳的規格。顯示圣人之家歡聚、團圓、祥和主題。
25 孔府扮玩 春節孔子故里的民間傳統扮玩活動。
26 龍燈會 春節孔子故里的民間年俗藝術。從初一到正月十五,每日下午耍龍燈、獅子,跑旱船,踩高蹺,敲鑼打鼓到孔府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