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定義是與泉水息息相關的
如果覺得吃了頓好飯、做了個好夢,就算得上是好日子的話,對于濟南人來說,那還不夠,還得用泉水泡壺好茶。濟南人對于“幸福”的定義,似乎比一般人更多了份要求,對于生活,也多了那么點喜悅。這喜悅和要求,全都因為這里川流千年的泉水。宋代文學家曾鞏形容濟南是“齊多甘泉,冠于天下”,歷代也常有人描繪濟南共有72泉,但根據調查,光是在舊城區2.6平方公里范圍內,就有136處泉水,多數均和護城河連接,若包括濟南市所轄的市郊合計,總數更達733處,非但是大陸之最,放眼世界也頗僅見,“泉城”名不虛傳。

來到濟南看泉水,首先得來到列為名泉之首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原本喝的是出京時帶來的北京玉泉水,等來到了濟南,一嘗趵突泉水,心里全變了天,改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位于趵突泉公園里的泉域,三股流水從水下直竄而上,形成涌流;后方的石刻上,趵突泉的“突”字,上頭少了一點。相傳是題字者為了讓泉水一直噴涌、永無盡頭,因此故意在下筆時少了上方的一點。位于黑虎泉北路的黑虎泉,相較之于趵突泉,則是另種景觀。來到這里不必買門票,但見琵琶橋跨過護城河,河畔傳來涌動的汨汨流水聲,從清晨到深夜,來此用桶取水的市民不斷,煮飯泡茶皆一絕。濯纓泉因“浪滄之水可以濯我纓”而得名,位于王府池子街中段,是泉城中可以游泳的泉池。來到此處 ,常讓外人感到既驚訝,又有一股想跳下去一浸清涼的沖動。這里的長寬各為42公尺、31公尺,常見泳客在此浪里白條來去,享受“泉泳”的舒爽;如果肚子餓了,上岸后一旁就是搭棚的半露天小吃,叫三五個小菜,配著啤酒,愜意勝神仙。
夜的濟南,最佳去處是泉城廣場;天上是掛著LED晶點閃爍的飛天風箏,眼前是市民自由表演的藝術廣場;從唱小曲到撥琵琶,還有太極拳和踢踏舞,城市光影映微風,斯民余風盡寫意。
山東風味多樣的美食,從包子饅頭,到水餃鍋貼花卷,再到各令水果味美不盡
來到山東省中西部,一定不能放過季節蔬果,旅游過程中,品嘗小吃,更能增添旅游風味,尤其不能忘了特有文化的伴手禮。談到小吃,這里是產小麥的地方,面食自然是主食,對于吃慣了米食的臺灣人來說,來到此地一定得多嘗嘗這里變化萬千的面食,從包子饅頭,到水餃鍋貼花卷,數千種吃的變化,不但在餐廳顯現,巷弄里的美味更是豐盛,保證讓你看得眼花繚亂,樣樣想嘗,卻不知該從哪下手。旅游途中,處處都有面食,各有風味。不但包子饅頭內餡不同,光是面條外觀、材料就有數不完的種類,再加上配料和吃法,當然讓人大開眼界;有看來很像西紅柿炒蛋加水再泡出的紅色湯面;有只加韭菜和蔥花的清淡無色湯面;還有人吃了覺得味美,一問之下才知道剛才吃的是“甲魚(鱉)面”, 雖一臉愕然,但依然回味無窮。

位于濟南市的“草包包子”店里,到了吃飯時間總是大排長龍,皮薄味美多汁,從素三鮮、肉三鮮到豬肉灌湯包、御膳包,每斤(30個)價格從25元到40元不等,還有許多價格實惠又味美的小菜,吃起來超過癮。“油旋兒”是和著面繞成圈狀下鍋油煎,外酥內嫩,層次分明,是另種濟南巷內點心,目前已十分少見,有機會碰到一定得嘗嘗。
還有青紅兩種不同的山東大蘿卜,澀味低,有種淡淡的甜脆,生吃味最佳;名為“山東大櫻桃”的櫻桃,約3公分的直徑其實并不大,是夏季以后登場的最佳時令水果;還有小黃瓜和紅西紅柿,全都吃得出這塊土地上的泥香味。比手指還粗得多的山東大蔥,更是一定要生咬幾口,才算是來到山東。
伴手禮獨特新穎,充滿了歷史文化韻味,雅致脫俗
如果想帶些伴手禮留念或送人,曲阜孔廟及周邊店家里,有古色古香的仿古書、印石,如果想把整個孔夫子帶回家增添書卷氣,那也沒問題,這里有很多孔夫子銅像,等著游客抱回家。

山東是陶瓷大省,淄博的中國陶瓷博物館有遠至4000多年前的蛋殼陶杯,有到現今的琉璃陶瓷作品,其質料之豐、作品之美,不輸江西景德鎮,這里可以看見藝師現場刻盤,也可選購商品帶回家。“阿膠”是中藥材的一種,被當地視為和人參、鹿茸并稱的“中藥三寶”之一,阿膠糕通常用芝麻、核桃再加上獨特配方(牛皮或驢皮及中藥)制成的營養品。聊城薰雞利用八角、花椒等干薰制成,撕如片絲,皮薄色黑,有些像是烤干后撕成絲狀的魷魚絲,是不錯的零食小菜。淄博的周村燒餅也甚有名,現做現烤看得見,是將芝麻灑在如紙的面皮上,烤成后如圓形的小薄片,香酥而不油,是許多人喜愛的點心。
無論是跟著旅行團或自由行前往,山東都是很棒的地方,盡管你可能會以為他們講話總是大聲,甚至好像是在吵架,但在了解后,你就會知道這也是他們著名直來直往的憨厚文化,千百年來,好客的情分,直讓人感到貼心。(文/臺灣《旺報》記者 李鋅銅 圖/臺灣《旺報》記者 林鋕鈺 本刊記者 李嚴朋 編輯 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