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三聯書店濟南分銷店的經營者。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貓狗兄弟,而且我很想說的就是——來世我們做兄弟。這個世界劃分人的方法可能有很多,比如說男人、女人、個子高的人和個子矮的人、胖的人和瘦的人,也有一種分法就是愛貓的人和不愛貓的人、愛狗的人和不愛狗的人,我呢就屬于那種既愛貓又喜歡狗的人,而且這兩個小生命我和它們都有些親密的交往。 [詳細]
有一種玩具,在濟南頗為流行,叫作“兔子王”,在北京叫“兔爺”。“兔子王”其實和兔年不沾邊,而是中秋節祭拜用的泥玩具。如今“兔子王”,憑借俏皮可愛的形象,逐漸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寵物”。在濟南土生土長的楊峰,是聽著“兔子王”的傳說長大的,辭掉高薪工作、數年來執著于“兔子王”藝術堅守的他,已經開啟了濟南“兔子王” 的新時代。[詳細]
開店到現在應該差不多四年,當時之所以選擇開咖啡館,一個是出于自己對咖啡可能稍微有點兒喜歡,覺得這個東西很神奇,另外更大的一方面是希望通過咖啡館這個平臺結交更多更多的朋友,因為這是一個真實社會的溝通環境,和網絡和虛擬社會是完全不一樣的。[詳細]
孫煜堯今年今年12歲,8歲那年,在大明湖的花鳥集市中第一次接觸到一直“毛蛛”后開始對蜘蛛這個種類情有獨鐘,10歲之后,大大小小經過他手飼養過的蜘蛛已經不下10只了,他說,養蜘蛛并不是因為蜘蛛是否稀有,漂亮與否,他更注重這個飼養的過程才帶給他的樂趣。[詳細]
濟鋼集團隸屬于山鋼集團,始建于1958年,是濟南幾代人腦海中不可磨滅的回憶,旗下的濟鋼二分廠,由于效益不好,2012年開始拆遷,土地被拍賣出去。原先二分廠的廠房,也因為拆除的關系,變得千瘡百孔,不復當年的輝煌了。[詳細]
深夜10點半,半天濟南城的喧囂漸漸散去,當這個城市開始漸漸陷入沉睡,趙連華的一天才剛剛登場。在泉城廣場東側,泉城大酒店的西北側的馬路邊上,這就是他的舞臺。25年來,每到這個時間,他就出現在濟南的街道上售賣報紙,他的報紙,賣給那些漏掉白天的夜班出租車司機,以及后半夜下班的飯店服務員,還有在午夜游蕩街頭的路人。[詳細]
興趣與天賦不同,既可以與生俱來,也可以后天培養。孔維東自小就盯著父親擺弄相機,小時候的他自己應該也沒想到,未來時候的他會因為攝影做出了取舍。85年生人的他,性別男,愛好女,09年大學畢業后進入一家企業做文員,2年努力打拼的他已經成為了辦公室副主任-副科級別,做不完的工作,平淡如水的生活讓他感覺疲憊而乏味,對于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他開始萌生退意。[詳細]
李曉晨的老城故事照相館位于濟南曲水亭街9號,到了曲水亭街沒有人不會聽說過這個照相館。因為老舍先生的一篇《濟南的冬天》,來濟南的游客,司空見慣的現象是把這三個地方走馬觀花的過一遍,其實他們不知道,濟南的魂在老城區,而曲水亭街,就是老城區中的招牌街道。[詳細]
高長濤是85年生人,純草根出身,07年在湖南大學畢業以后就一股腦的扎進了北漂圈子,曾經做過ERP顧問和企業信息化主管,工作兩年半后想要回到家鄉濟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于是利用自己的積蓄,在父母的支持下,成立了濟南第一個專業做3D打印服務的公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