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媒體報道,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份公布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實施方案。記者了解到,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啟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首個出臺改革實施意見的省份。2015年10月,全省17市陸續啟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繳費。另外,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已于今年1月份啟動,將分三批進行。
工資條多了兩項新內容
現年40歲出頭的李東(化名)是濟南市直機關的一名公務員,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推進,他的工資條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李東向記者提供的兩張不同的工資條顯示,改革前工資條上包含的內容主要有: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住房公積金、個人醫療保險、獨子費等。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之后,李東拿到手里的工資條多了兩項新內容:養老保險金、個人職業年金。其中,養老保險金約504元,個人職業年金約為252元,兩項相加為756元。
“養老保險改革與工資調整同步進行。”李東表示,改革自2014年10月份正式實施,去年他領到了一次性補發的基本工資、養老保險金、個人職業年金等,并開始繳納養老保險。記者了解到,目前李東是副處級,扣除應繳納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費用,每月實發工資較改革前上漲了300余元。
全省17市陸續參保繳費
據了解,2015年,山東省率先啟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2015年2月,山東省在全國第一個出臺《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15〕4號)。
該實施意見適用于我省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實施意見明確,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代繳。同時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
18日,省人社廳職工養老保險處處長張百順告訴本報記者,2015年10月,全省17市已出臺實施方案,并陸續啟動了參保繳費。截至目前,全省各市已經有210萬人按照新制度參加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省直單位改革分三批實施
“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1月份也已經啟動,將分三批實施。”張百順表示。據了解,根據部署安排,駐濟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分三批啟動,分別于1月份、4月份和7月份逐步實施。
目前,省直首批啟動的20家主管部門,共101家單位,涉及在職人員5056人,退休人員3534人,已順利完成在職人員繳費工資和退休人員統籌內待遇項目申報核定工作,3534名退休人員統籌內養老金已于1月7日和15日全部發放到位。
公務員漲工資還是個未知數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公務員工資又將上調,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18日,濟南市人社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今年是否調整、什么時間調整,還沒有接到相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