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今年29歲了,但她和家人從沒愁過嫁人。”年后一次聚會上,同學小丁談起了他的“剩女”表妹。事實上,并非沒有說媒的。僅小丁印象中,2015年表妹經人介紹的對象就已不下20個,但這些都無一例外被他表妹“PASS”了。因為表妹給出的條件,在小丁看來“非常不靠譜”:“縣城有房有車,還要有份月收入不低于2500元的工作,堅決不能跟婆婆住一起。”
這樣做自然是有底氣的。不說縣城,單是周邊農村,女人早已成為“稀缺”資源,農村找不到媳婦的壯小伙大有人在。一個家住農村的親戚告訴筆者,僅2015年,他們不到千人的村子到了適齡卻依然沒娶到媳婦的小伙就有20多個。
這種情況下,娶媳婦的成本自然水漲船高,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元的彩禮錢。相應的,村里的女兒紛紛開始“孔雀縣城飛”,只要在農村有點本事的,都把閨女往城里送。
小丁笑言,慘淡的經濟形勢下,“未嫁女”卻成為硬邦邦的“剛需”,并且從目前形勢看,這一剛需可能比樓市之類的商品,堅挺時間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