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綜合消息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全國已經有10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內蒙古、廣東、福建、遼寧和山東。換句話說,目前沿海主要發達省份都已經邁過了這個門檻。
如果把廣東作為一個經濟體參與排位,人均GDP可以排在世界各經濟體的第65位,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這標志著廣東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國家統計局公布去年全國經濟運行數據后,1月份,各地統計局、地方“兩會”紛紛透露了各自的經濟年報。從31個省份公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來看,重慶和西藏同以11%的速度居首,遼寧增速墊底,僅為3%;經濟總量來看,湖北、湖南延續了前幾年的增長態勢,并首次超越了原來排名第七的遼寧。
山東進入“人均1萬美元俱樂部”
在近期召開的山東“兩會”上,山東省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山東全省生產總值達到6.3萬億元,年均增長9.4%。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人均生產總值從0.6萬美元增加到了1萬美元。
這也是山東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據本報記者統計,全國已經有10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內蒙古、廣東、福建、遼寧和山東。換句話說,目前沿海主要發達省份都已經邁過了這個門檻。
按照時間來看,2008年,上海成為首個邁進“人均GDP1萬美元俱樂部”的省份;2009年、2010年,北京和天津相繼加入;2012年,江蘇、浙江、內蒙古三個省份同時突破這一大關;2014年,福建、廣東和遼寧加入;2015年加入的是山東。這其中,三大直轄市天津、北京、上海已逐步在向人均2萬美元大關靠近。
人均GDP上萬美元是一個重要標志。去年1月,廣東省統計局曾分析指出,從世界范圍看,2013年人均GDP在1萬美元以上的國家有65個,預計2014年有66個,如果把廣東作為一個經濟體參與排位,人均GDP可以排在世界各經濟體的第65位,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這標志著廣東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在進入發達狀態后,經濟增速明顯降低。從這個規律上說,各省份經過幾十年的高速增長后,未來經濟增速會慢慢降低。
丁長發說,現在我國整個發展的傳統動力機制已經切換了,原來的傳統動力源不行了,過去靠要素驅動,現在靠制度和創新驅動,結構轉換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沒有那么快,因此未來各地的人均GDP增長將逐步放緩。
另一方面,很多國家和地區在人均GDP跨過1萬美元大關時,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做得比較好,收入分配和居民社會保障等都很不錯,公共產品的供給很充足。比如韓國,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創新能力,收入分配、國民保障都做得很好。相比之下,目前我國這些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省份,無論在居民社會保障,還是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都有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