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園
濟南整形美容行業良莠不齊,大小診所、整形機構魚龍混雜,消費者在整形美容消費過程中常常遇到各種陷阱。記者發現,同一整形項目價格相差可達幾萬元。業內人士介紹,微整形使用的填充藥物都是指定醫療機構定向銷售,一些不正規整形美容機構拿不到這些藥物。因此,很多不正規整形美容機構以次充好,甚至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材料以攫取暴利。
收費無標準
同一項目差價近4萬元
“隆鼻的價位大概在2800—28000元之間,最貴的進口的是膨體,當然價位貴一點,可為了美是值得的。”一家整形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用進口材料做的鼻子不僅漂亮,而且還可以開運。在另外一家整形醫院,隆鼻手術在2000—40000元之間,其中膨體三段式最貴。
相對來說,公立醫院的整形手術名目則沒有那么繁多,價格落差也并不大。記者咨詢一家公立醫院的整形科,其假體材料分為硅膠材料和膨體材料,隆鼻手術硅膠材料價格約2000—7000元,膨體的則要稍貴一些,大約在12000—15000元之間。
記者了解到,濟南每家醫療機構的收費不盡相同。同樣是隆鼻手術,一個要2000元,一個則需4萬元,近4萬元的價差怎么體現它的價值?整形美容醫學專家強調,不管醫生說質量有多大保障,一些不正規的機構為了利益還是會做手腳的,不能絕對地說越貴越好。“公立醫院的整形美容項目價格都是由物價部門核準的,而民營整形機構的價格執行則較為混亂,經常有一支成本價僅為幾十元的注射除皺針,卻賣出千余元的天價的事情。”業內人士稱。
藥品有貓膩
正規藥品只供大型醫院
“微整形使用的填充藥物根本不可能在市面上買到,生產廠家都是指定醫療機構定向銷售,這些產品只在正規醫院有。”濟南韓氏整形美容醫院院長米靜告訴記者,目前經過國家衛生部門批準使用的填充塑性類微整形藥品只有瑞藍2號、潤百顏、逸美等4種藥品。為保證藥品的使用質量,這些藥品生產商都是采取指定醫療機構使用,生產商在確認某家醫院具有相關醫療資質和條件后,才將藥品直接供給大型醫院,不會在市面銷售。“一些非法小診所使用的此類藥物,假藥的可能性非常高,除了走私的水貨或者A貨,他們拿不到正規渠道的藥,都是一些小的生產廠家生產,沒有經過藥監局認證的藥物,質量是沒有保證的。”米靜說,他們在市面上發現很多“高仿”的微整形藥物,幾乎每種微整形藥物都有仿制品。“售價低于3000元的玻尿酸就不可能是真的,我們這有一個顧客因為在美容院打了便宜的‘玻尿酸’,皮膚腫了,后來到我們這修復,取出來發現根本不是玻尿酸,而是國家禁止使用的奧美定。”米靜介紹,奧美定是做注射豐胸用的一種材料,國家相關部門在2005年就取締禁用奧美定了,但很多小機構還是在偷著用。“因為成本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