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7月8日訊(記者 王茂林) 近日,韓亞航空波音777客機在舊金山墜毀的消息,牽動了人們對航意險的關注。省城保險專家指出,與航意險比起來,涵蓋多種交通工具的綜合性交通意外險性價比更高。
韓亞航空波音777客機在舊金山墜毀后,各大保險公司迅速進入了客戶緊急排查、緊急救援等工作流程。“乘飛機出差時我從來沒買過保險呀。”雖然飛機被認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在風險發生的現實面前,省城市民楊女士對于商業航意險還是有幾分好奇。
省城保險業內人士介紹,航意險作為保險公司專門推出的商業險,保險期間從被保險乘客踏入保單上載明的航班班機艙門開始到飛抵目的港走出艙門為止,保險責任是被保險乘客在登機、飛機滑行、飛行、著陸過程中,即在保險期限內因飛機意外事故遭到人身傷害導致身故或殘疾時,由保險公司按照保險條款所載明的保險金額給付身故保險金,或按身體殘疾所對應的給付比例給付殘疾保險金。
與其他交通工具意外險比起來,記者了解到,多數市民更為糾結航意險要不要買的問題,這主要因為與汽車、火車乘意險“一元保單”的情況不同,市面上現行的航意險通常是20元保40萬。航意險售價高保額低,與風險發生的概率比起來,顯然很不劃算。
據保險業內人士透露,航意險頗受爭議。一是航意險暗藏暴利,保險業務員以3元左右批發價賣給機票代售點等零售商,乘客購買卻要支付20元保費;二來,航意險市場大量存在假保單現象,比如有些保險公司銷售點出售的航意險單據上投保人身份信息錯誤,或者有些團體投保的根本沒有激活,那么一旦發生意外,憑借這種保單無法向保險公司索賠。
但在風險意識較高的人看來,“裸飛”顯然更加不明智。省城資深保險營銷員劉先生建議經常有乘飛機需求的人士購買涵蓋多種交通意外的產品。比如,有的保險公司推出的綜合性交通意外險,保險期限為一年,支付60元保費就可以獲得涵蓋10萬火車、汽車、輪船意外保額和40萬航空意外保額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