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買官?何時賣官?
案例:據檢方指控,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王素毅在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利用其擔任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市長、中共巴彥淖爾市委書記職務上的便利,為時任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石貴晉升為秘書長提供幫助;接受李石貴的請托,為其擔任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提供幫助。
記者注意到,李石貴為牟取更高的官職,逢年過節不忘“孝敬”王素毅,23筆共計124萬元的行賄中,絕大多數都發生在節日前后。從2006年至2011年,春節、端午、中秋三個節日,李石貴每個節日都會給王素毅送上2至3萬元不等的“節日問候”,幾乎從未落下。在王素毅45筆受賄中,除了一些幾十萬到百萬元的大額款項,半數以上的受賄錢款是王素毅或其妻王志宏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前后收取,屬于“細水長流”的“節日問候”。
【潛規則】陜西省一名曾經掛職基層的干部告訴記者,買官賣官的發生主要集中在兩個時期。一個是“換屆選舉”時,即地方黨委或政府換屆時,干部交流提拔得多,一些買官者渾水摸魚,伺機買官。另一個是“上任離任”時,即領導干部上任后會對領導干部進行調整,買官者自會前來投石問路。領導干部要離任時,著急處理一些遺留問題以免留下后患,賣官者會增多。
這名干部表示,買官賣官的易發時段一個是過年過節,買官者會帶著重禮,登門拜訪,以求有個一官半職,賣官者也坦然接受。另一個易發時段在特殊時間,如遇到領導干部生病住院、子女上學、婚喪嫁娶等等,買官者也會借機表現,以求得到提拔。
怎樣買官?怎樣賣官?
案例:今年8月,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的原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聶春玉被指任呂梁市委書記期間,當地一名老板多次為其提拔“運作和活動”,不少干部群眾反映,當地官員在升遷過程中需要花錢“公關”時,民營企業就成為“提款機”。雙方共同合作,以謀取更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