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王學文 袁 濤
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要敢于啃硬骨頭。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提出,要正確、準確、有序、協調推進改革,善于把自覺維護中央大政方針的統一性嚴肅性和因地制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縱覽山東一年來的改革舉措,凡是市場能有效配置、調節的,就交給市場;需要政府發揮作用的,政府科學施策、果斷出手。在這場涉及簡政放權、工商注冊監管、財政金融改革、科學發展綜合考核等方面,被山東的決策者稱為“創造全國領先的營商環境”的改革進程中,對市場主體的審批、扶持、監管都遵循這一原則,從而使市場主體井噴式誕生,且充滿生機活力。
這個力度沒想到——
既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更須有序推進的智慧
“3億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資審批權,省里已下放到設區市。”10月25日,省編辦副主任劉維寅對記者談到簡政放權時,聲調明顯高了起來。“原來我們向省政府主要領導報的是‘1億美元以下’,沒想到被打了回來。在省領導建議下,上限提高到3億美元。這個力度我們沒想到。”
當前經濟運行的一個問題,是政府管得過多過寬,束縛市場作用的發揮,解決之道是簡政放權。山東的特點是力度大、上下呼應、改得徹底。自去年7月31日到今年10月10日,近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里,省級共分五批削減342項行政審批事項,市縣兩級削減3500多項,密度之大、力度之重前所未有。
權力下放給地方,地方怎么辦?一根光纜兩臺電視,身在高青縣,就能辦淄博市的審批。30多道手續以往要跑一年,現在僅需50天。山東上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洪祿,最近體會到了審批改革的成效。高效來自淄博在全國首創的市、縣(區)建設項目遠程視頻聯動審批機制。
一年來,各地在做好承接和削減自身審批的同時,主動探索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淄博除了推出視頻聯動審批,還推出工業園區項目不用單獨進行有關評估的“區域化評估評審”,聊城推出工商、國稅、地稅、質檢“四證聯辦”制度,濟南市在政務大廳設立項目總受理窗口,實行并聯審批“一號通”。各地職能部門的審批事項向一個處室集中,審批處室向政務大廳集中,現在全省各市縣都建立了政務大廳。
簡政放權對政府部門來說是“革”自己的命,越往后越難。如何確保下放權力的“含金量”?山東推出一項治本之策:摸清各部門的審批“家底”,將各家的審批權統一編制目錄,既按圖索驥去精簡,又明確規定,未納入目錄的審批事項一律不得實施審批。
從今年2月開始,為編制目錄,省編辦的工作人員一家家去省直部門協調。“意外”時常發生:有的部門本已同意取消某一項審批,但很快發來正式函件,要求恢復。關鍵時刻,分管副省長們站了出來:哪個部門不能如期取消,就約談哪個部門。最終沒有一個部門被約談。
今年9月,省級行政審批目錄向社會公布,市縣級的將于年底前全部公布。
當前經濟運行的另一個問題,是市場主體過少、不活躍。降低門檻,讓更多“魚”涌進“池子”,山東在這方面行動早、力度大。國家部署今年3月1日進行工商注冊便利化改革,山東去年就實行了工商注冊改革“30條”,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減少注冊前置審批事項31項……今年1-9月,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70.73萬戶,同比增長49.38%。
真金白銀式的改革措施背后,是各級政府治理理念的變化,由視各類市場主體為潛在的違法者,轉而視其為法治社會下的守法者;由設置各種門檻防范他們,改為降低門檻方便他們。
改革的乘法效應——
要素配置由“三拍”決策
變為市場撬動
習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指出,要協調推進改革,注重改革的關聯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爭達到最大綜合效益。
山東貫徹總書記要求,在財政金融和各種產權交易改革中,統籌謀劃,協調推進,按市場機制配置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形成改革的乘法效應。
濰坊景世乾太陽能有限公司,今年9月并網發電,全部投產后將成為我省最大的光伏發電企業。而在去年底,景世乾還因為缺資2億元,幾乎要將光伏發電項目“下馬”。
轉機來自濰坊金融控股集團的注資。今年初,金控集團在請專業技術團隊對景世乾進行評估后,決定為其注資4500萬元。在金控集團帶動下,一家商業基金也為景世乾投資4500萬元,兩家銀行放貸1.25億元。光伏發電項目順利“上馬”。
金控集團是改革的產物。過去,在許多地方,財政扶持資金的使用常出現“決策者拍腦袋、使用者拍胸脯、雙方拍肩膀”就決定了,使用效果卻無人監管的情況。2012年起,濰坊將扶持資金交給專門成立的金控集團,由其通過市場化運作,選擇有競爭力的企業,以入股、風險投資等方式進行支持。
財政資金市場化運作,形成改革的乘法效應:一是將資金配置到效率最高又最需要的市場主體中,二是以政府引導基金帶動社會資金對企業投資,三是其本身在市場化運作中不斷做大,能夠支持更多項目。濰坊金控集團自2012年成立以來,共實現財政滾動投入24.9億元,撬動金融及社會資本68.1億元,支持59個重點園區、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
改革財政資金使用辦法,建立政府引導基金,山東試水較早,目前已在全省鋪開。近日省政府出臺“辦法”,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進行改革,明確提出要在“十三五”前大幅壓減或取消競爭性領域專項,屬于市場的就交給市場去運作。
走上快車道的景世乾需要擴大生產,然而它所在的濰坊濱海新區,已難有大規模土地支持。今年9月,設立于寒亭的齊魯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在壽光為景世乾流轉2000畝鹽堿地。
齊魯產權交易中心是全省第一家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等交易的省級交易中心。目前全省已有5個市成立市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22個縣(市、區)建起縣級交易中心(所)。
山東農村產權交易中心蓬勃發展,得益于一項領先全國的改革:對農村土地、房屋的確權頒證。這兩者只有明確歸屬,且有證件作證,才能上市流轉和抵押貸款。目前,對農村集體土地,全省累計發證率達98%以上;對農民承包地,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已有32.78%的村(社區)發證,年底將達50%以上。
滕州市大塢鎮大塢村村民張令喜,經營多年的小餐館近日升格為酒店,月營業額從八九千元增加到四五萬元。變化來自于他從滕州農商行貸來的20萬元,抵押物是經過確權頒證的幾間沿街房。張令喜的“喜事”,一半來自于農村土地、房屋的確權頒證,另一半來自于山東堅實的金融改革。今年以來,山東規范發展民間金融組織,全省新組建農商行7家、村鎮銀行85家,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機構分別達到400家和477家,為創業者服務的銀行明顯增多;成立和運營包括股權、金融資產、能源環境、農村產權、海洋產權在內的多家交易中心,形成多層次資本市場,企業和老百姓的融資渠道明顯增多。
不難看出,以上改革一環扣一環,激活一步,撬動全盤,一路走得穩健。穩健的背后是尊重市場規律,遵循改革邏輯,協調推進改革。
用好考核指揮棒——
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同步
簡政放權,降低門檻,市場主體洶涌而來,怎么監管?工商注冊登記改革以后,企業的生產經營更多依靠自律,誠信建設成為一道有力保障。
今年9月,榮成港灣街道玄鎮村養貂戶許述英,憑一項市級“誠信示范戶”的榮譽,不用抵押,竟從市農商行獲得40萬元低息貸款,順利擴大養貂場規模。今年榮成為全市所有企業、每名18周歲以上的公民建立征信檔案,并以實實在在的優惠,引導企業講誠信。在省里,誠信建設被列入改革的重要內容。日前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作出部署,到2020年,我省將基本建立社會信用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信用環境將明顯改善。
工商注冊改革,先辦營業執照,后辦經營許可證,有人辦了“照”而不去辦“證”怎么辦?怎樣適應由此帶來的監管上的變化?
膠州市的探索是:經營戶領取營業執照后,簽署“盡快辦理經營許可證”承諾書。目前膠州還沒有發現一例領照而不辦證的情況。下一步膠州還將開發信息共享系統,讓審批部門及時了解業戶的注冊登記情況,督促辦理經營許可證。而經營業戶的感受是,以前辦證時特別費事,一旦辦下證來,就很少見到監管的影子。今年僅10月份,衛生、消防部門就多次來檢查。
主管部門由過去坐在辦公室里,通過提高經營許可證等門檻,達到監管的目的,改為撤銷這道門檻,走出辦公室,進行事中事后監管,這是對部門職責的一次革命性改變,各地正在積極推進。但這畢竟是一個新事物,仍需要深入探索。
在當前體制下,地方政府仍是市場監管的主體。調動地方政府的監管積極性,山東有創新做法。在201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列全省17市空氣質量倒數第一的菏澤、聊城,今年第三季度和第一季度分別躍升為全省第一。
變化來自山東在全國首創的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機制:全省以設區的市為單位,空氣質量同比改善的市,省級給予補償;同比惡化的市,市級向省級補償。這個機制調動起地方黨委、政府抓治污的積極性,紛紛加大對污染企業的監管力度。今年1—9月,全省17市PM2.5、二氧化硫的平均濃度同比改善度,分別達到14.1%和11.1%,考核的四項指標最差的也是同比持平。
科學的考核辦法,是調動各地對市場主體做好服務和管理的指揮棒。煙臺市目標管理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于軍勇發現,今年以來,各區縣都主動加大了對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的監管力度。他說,這是因為省里的考核格外關注這幾個領域。
今年4月,省委組織部印發《2014年17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工作實施細則》。新的考核辦法加大了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生態效益、科技創新、安全生產等指標的權重,倍受關注的“GDP考核”,則由前些年的60分降為25分。細則還設置了“市場主體增長數量及增長率”“民營經濟增加值及增長率”,均高達30分。引導地方既要做好監管,還要做好服務。
一年來,山東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施力,按市場化的要求走好改革每一步,扎扎實實地把各項改革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