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嚴格落實“四最”解決
新華網山東頻道: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山東作為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消費大省,目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怎樣,在抓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
趙潤田: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山東農業發展的生命線。山東作為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消費大省,省委、省政府歷來都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始終把它放到“三農”工作中極端重要的位置來抓,總的來看,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是好的。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山東在這方面曾經有過很多教訓,特別是近幾年發生的“多寶魚”、“甲醛白菜”、“毒生姜”等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充分暴露山東在農產品質量監管方面還存在不少隱患,給我們以深刻警醒。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四個最,彰顯了中央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堅強決心。抓好山東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就要嚴格落實“四最”。
一是制定最嚴謹的標準,大力推行農業生產標準化。全省已制定各種農業地方標準、簡明技術規程2300多項,主要“菜籃子”產品基本實現了有標可依。果菜標準化基地達到2226萬畝。全省“三品一標”有效使用標志企業單位數2434家,產品6100個。二是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全面加強監管體系建設。全省1591個涉農鄉鎮(街道)建立了監管服務機構、全省7萬多個涉農行政村配備了村級監管員,全省省、市、縣、鄉、村五級監管體系初步建立。三是實施最嚴厲的處罰,強化對農產品生產過程和農業投入品的監管。今年在全省開展了以農藥和蔬菜為重點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雙百行動”,調查摸底瓜菜等標準化基地2700個,檢查農藥生產企業和農藥經營單位近1萬家,查獲、沒收、銷毀了一批不合格產品。已抽檢的8300個蔬菜、水果樣品,檢測總體合格率達98.7%。四是實施最嚴肅的問責,構建起各級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和生產經營者相互銜接、全程覆蓋的責任體系。今年上半年,省政府出臺施行了《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對各級政府、相關監管部門以及生產經營者的責任都進行了明確規定,并層層簽訂了責任狀。省委也已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等指標,納入對各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一旦發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將追溯責任,嚴肅問責。
只要我們嚴格落實好中央提出的“四最”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就一定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和有效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