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菏澤10月28日訊(記者 姜洋)山東省十大花卉示范園、國家牡丹種質資源庫菏澤庫、國家油用牡丹試點項目……今天,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走進山東盛華農業發展公司,這家“名頭”不一般的企業,依靠全產業鏈開發釋放“牡丹紅利”,成為菏澤牡丹產業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
說起牡丹,大家都會想到美麗的牡丹花,但您可知道牡丹還能做商品?牡丹茶、牡丹糕、牡丹籽油……一走進盛華牡丹園的牡丹展覽館,各種牡丹制品便展現在記者們眼前。近年來,菏澤特別重視牡丹全產業鏈布局發展的戰略,2014年,專門安排4000萬元財政扶持牡丹產業化。利用45萬畝牡丹的資源優勢,在大批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牡丹從傳統的藥用、觀賞向食品加工、醫藥化工、日用化工、營養保健等九大領域縱深發展。“沒想到小小的牡丹花還能做出這么多產品!”不少記者感嘆到。
盛華產業園就是這些龍頭企業的典型代表之一。目前,園區建設初具規模,1500平米的牡丹大棚溫室、1100平米的恒溫冷庫、2000平米的牡丹花茶加工車間全部完工并投入運營,4000平米的牡丹科技展示中心主體已完成。
今年4月,牡丹盛開的時節,菏澤迎來牡丹觀賞的旅游旺季,而在盛華牡丹產業園,1000余畝牡丹,739個品種,姹紫嫣紅,爭奇斗艷,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來,其人氣一點也不亞于菏澤的三大牡丹名園。同年5月,當牡丹花期漸過,這里的“菏澤牡丹覽館”正式落成,牡丹的歷史文化、發展歷程、科技研發、產業現狀、發展前景以及與之相關的風土人情、故事傳說等,圖文并茂,現代聲光電技術完美結合,同樣吸引了大量游客。
事實上,牡丹觀賞旅游只是盛華牡丹全產業鏈開發的極小分支。
每年牡丹盛開的季節,盛華的“美麗產業”——牡丹花茶準時上演。在花香四溢的牡丹花田里,采花姑娘們信手采下一朵朵花瓣;在牡丹花茶生產車間,分揀、低溫殺菌、微波殺青……一系列嚴格的步驟之后,形成了口感上佳的牡丹花茶。喝上一口,牡丹香氣馥郁,仿佛置身于一片牡丹花海中。
不僅如此,這家距市區僅5公里的企業,還設有國家牡丹種質資源庫菏澤庫和國家牡丹品種測試中心,2012年,又承擔了國家油用牡丹試點項目。
今年4月29日,盛華與泰山保險簽署了我國首個“油用牡丹種植保險”,每畝牡丹只需交納24-30元的保費,其中財政補貼50%,如受到自然災害,保險公司將根據受災情況給予每畝最高1000元的賠償。這一創舉最大限度的保護了種植戶的利益,消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解決了菏澤牡丹產業發展的原料瓶頸難題。
截至目前,盛華栽培各類牡丹3200余畝,并投資200萬元注冊了菏澤市盛華牡丹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帶動556家農戶種植油用牡丹12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