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10月27日訊(記者 尹海洋 李兆輝)今天上午,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大型采訪活動首場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行。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的有關負責人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一圈一帶”兩大區域戰略建設一年來的成就和亮點,并現場回答了記者提問。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李宗國主持發布會。
省發改委:凡是能賦予的政策都要給西部地區
山東省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辦公室副主任梁文躍介紹說,進入新世紀以來,區域經濟發展逐步成為熱點問題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山東順應發展大勢,以更加寬廣的視野進行審視和謀劃,逐步形成了"兩區一圈一帶"的區域發展格局。去年8月規劃實施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強力推進,"一圈一帶"建設實現了良好開局,區域內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持續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呈現出戰略效應集中釋放,綜合實力快速提升、發展格局不斷優化的良好態勢。
梁文躍說,作為全省區域一體化建設先行示范區,濟萊協作區承擔著先行先試,創造可復制經驗的重任。一年來,在推進五個同城化上取得了重要進展。而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支持政策多、力度大、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不論是中央還是省里的,包括借鑒外省的,凡是能賦予的政策都要給西部地區。一年來, 40項支持政策中17項已落實;18項完成了前期研究,制定了方案。
省經信委:立足“圈帶”資源稟賦,提升先進制造業競爭力
省經信委副主任李莎在發布會上介紹說,我省積極推動“一圈一帶”先進制造業發展,著力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打造“一圈一帶”經濟升級版。
李莎說,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已形成冶金、石油化工、交通運輸裝備、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術等一批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核心區。西部經濟隆起帶建設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基地,濟寧、棗莊、菏澤市依托資源優勢建成煤化工、石油化工產業基地,聊城市建成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和有色金屬生產及深加工基地,德州市成為國家火炬計劃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
為了更好的引導“一圈一帶”先進制造業發展,今年上半年,省經信委會同有關市和相關部門分別編制印發了“一圈一帶”先進制造業發展規劃。“根據區域內工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兩大戰略在先進制造業方面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左右,西部經濟隆起帶年均增長11%左右,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均達到50%以上。”
省住建廳:40項舉措加快城鄉建設 12億元打造“省級示范鎮”
省住建廳副廳長耿慶海介紹說,省住建廳在《關于促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城鄉建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了支持加快規劃編制、開展城鎮化試點、加強示范鎮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創建園林城市和風景名勝區、做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創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培養建設領域人才,以及支持改革創新等10項具體措施。并分解為40項具體工作,狠抓貫徹落實。
在示范鎮建設方面,耿慶海說,今年3月,分別下撥給“一圈一帶”省級示范鎮補助資金7.5億元、5.04億元。今年全省審核通過的207個全國重點鎮中,“一圈”通過77個,“一帶”通過90個。
同時,省住建廳強化城市智能化管理,將數字城管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對接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使城市管理向數字化、信息化邁進,逐步實現由傳統管理到現代化、精細化、高效化管理的“轉身”。
省交通廳:建設“交通大格局”,水陸空交通體系提質升級
發布會上,省交通運輸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范正金介紹了“一圈一帶”交通大格局規劃和建設情況。他說,截至2014年9月,“一圈一帶”交通各重點項目進展順利。
高速公路方面,在建高速公路項目達到9個,總長593公里,概算投資401.1億元,年底濟南至樂陵高速公路將建成通車。開展前期工作的高速公路項目共7個,總長580.9公里,概算投資456.8億元。港航方面,已建成和在建港航項目9個。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南四湖至東平湖段輸水與航運結合工程(交通部分) 已建成, 5個內河項目年底將建成,濱州港2個3萬噸級通用散雜貨泊位已建成試運行。場站方面,在建場站項目17個,濟南西客站等京滬沿線綜合客運樞紐年底建成。
介紹一圈一帶交通大格局今后的建設任務時,范正金說,按照‘一圈’交發展規劃,到2020年,區域公路總里程突破10萬公里,區域內主要港口(港區)、運輸機場、客運專線站等綜合運輸樞紐節點30分鐘進入高速公路網,“同城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基本形成省會濟南至周邊城市的“1小時生活圈”。西部經濟隆起帶將新增高速公路1081公里,內河通航里程約1700公里,建設10個大型綜合物流園區,基本形成網絡布局合理、能力適宜、結構優化的區域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