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兌付提前淘汰補貼資金2.36億元
有2.77萬輛黃標車提前淘汰,淘汰總量前3位的分別是輕型貨車、小型客車和大型客車
從去年10月1日起,山東省實施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政策,出臺了《山東省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管理辦法》及《山東省黃標車提前淘汰考核獎勵辦法》,鼓勵黃標車提前淘汰。
記者日前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截至2014年7月31日,有2.77萬輛黃標車提前淘汰,其車主可領取補貼,兌付補貼資金2.36億元。
據介紹,淘汰總量前3位的分別是輕型貨車、小型客車和大型客車。其中,輕型貨車淘汰1.29萬輛,補貼兌付金額1.03億元,分別占淘汰總量、補貼兌付額的46.71%和43.43%。政策實施以來全省已對提前淘汰的1.58萬輛貨車、1.19萬輛客車完成審核并發放補貼,補貼兌付金額分別為1.44億元、0.92億元。
從區域看,政策實施以來,濟南市、威海市、濰坊市的累計淘汰量、補貼兌付金額居全省前3位。其中,濟南市累計淘汰1.02萬輛、補貼兌付金額0.87億元,分別占全省的36.84%、36.79%。16個設區市中,7個市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金額和提前淘汰車輛數量都有增長。其中,濰坊市、德州市、菏澤市的兌付補貼月增額居全省前3位,分別為146.34萬元、89.94萬元和66.61萬元;德州市兌付補貼額環比增幅最高,為149.15%。
擴大黃標車限行區域壓縮運行空間
設區市城市建成區、縣(市)城區和高速公路全天禁止黃標車通行,自2016年起,全省區域內全部禁行黃標車
除了補貼等鼓勵措施,山東還擴大黃標車限行區域,壓縮黃標車運行空間,促使車主盡快主動淘汰黃標車。
擴大限行區域,由市建成區擴大到縣級市城區以及高速公路。開展集中治理高污染排放車輛上路行駛違法行為專項行動,集中查處黃標車、無標車、報廢車、冒黑煙車和未檢車輛,嚴格依法處理。公安機關機動車查緝布控系統和環保部門環保監測系統實現聯網,依托城區交通出入卡口和監控設備,對違反禁行規定的黃標車、無標車進行抓拍、取證并及時依法處理。
記者在山東省政府法制辦了解到,《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黃標車區域限行的通告(送審稿)》規定,擬將黃標車禁行范圍由原來設區市的城市建成區,擴大至全省所有設區市的城市建成區、縣(市)城區和高速公路全天禁止黃標車通行。自2016年1月1日起,全省區域內全部禁行黃標車。為加大執法力度,對進入限行區域的黃標車和無標車,實施罰款200元和對駕駛人扣3分的“雙重”處罰,加大其違法運行成本,促使其早日淘汰。
濟南、青島、煙臺、萊蕪、濰坊、淄博等多地開始對黃標車闖限行區域進行電子抓拍。據了解,煙臺市自8月1日起,對黃標車闖入限行區域進行電子抓拍,8月1日~10日,煙臺市已對闖禁黃標車開出2410張罰單。從8月20日開始,山東省萊蕪市所有登記在冊的黃標車都被列入了“黑名單”,智能交通監控平臺將黃標車禁區內電子監控設備抓拍的過車記錄與該“黑名單”自動作對比,生成的數據自動導入交警支隊違法處罰平臺。
登記、營運、檢驗等多環節推動淘汰
強制報廢使用年限1年以內(含1年)的,不得辦理過戶手續,外地轉入山東省的機動車未達到國Ⅳ排放標準的,一律不予受理
山東省要求,在登記、通行、營運、檢驗、經營等環節都要嚴格管理,配合推動淘汰黃標車。檢驗有效期屆滿后,連續3個檢驗周期內未取得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的,要嚴格按照《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強制報廢。外地轉入山東省的機動車未達到國Ⅳ排放標準的,一律不予受理。
根據相關規定,山東省嚴禁黃標車在省內進行轉移登記。達到機動車強制報廢使用年限1年以內(含1年)的機動車,不得變更使用性質和辦理過戶手續。對達到強制報廢標準且逾期未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的黃標車,要督促機動車所有人限期辦理注銷登記,并公告其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作廢,公告期滿仍不辦理注銷手續的予以注銷。
對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黃標車,嚴格控制核發《道路運輸證》。新申請進入道路運輸市場且未取得環保檢測合格標志和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的車輛(含轉籍、過戶車輛),不予核發《道路運輸證》。
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報廢車輛的唯一性并解體;嚴厲打擊非法二手車、老舊汽車交易市場,堅決取締黑窩點、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