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網8月13日訊 記者近日對我省重點流域采訪獲悉,我省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近年來,我省為了治理水污染,各市出“狠招”,多地治污設環保第一責任人,轄區環保不達標,書記要被追責。
據了解,目前,臨沂環保工作采取“四職”責任人制,臨沂全市共設置環境保護辦公室170個,其中,157個鄉鎮(街道)全部設立環境保護辦公室。臨沂市委要求,所轄縣、區書記是環保第一責任人,縣、區長是直接責任人。如果轄區內環境指標不合格,會追究責任人的責任,這也使得地方政府領導有了更多的壓力,從而更加主動地配合和支持環保工作。
除了臨沂,淄博市也曾成立環境保護工作委員會,實行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負責制,淄博市環境保護工作委員會由市長擔任主任、常務副市長擔任常務副主任;各分管副市長擔任副主任,具體履行各自分管領域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職責;30多個市直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擔任委員。
2002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啟動時,南四湖污染十分嚴重,當時的南四湖53條入湖河流魚蝦絕跡。據了解,今年1-6月份,省控重點河流可比斷面COD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比去年同期改善了5.5%和23.2%。在國家重點流域治污考核中,省轄淮河、海河流域分別連續6年和4年取得第一名。
新聞鏈接
棗莊、泰安: 濕地讓水更清澈
近幾年,為治理水環境、保證飲用水安全,棗莊市構建了“水系循環、生態凈化、中水回城、綜合利用”為一體的循環凈化體系。臺兒莊區將處理后的再生水通過濕地凈化后引入城區,補充城區水系和臺兒莊古城景觀用水,使“江北水鄉、運河古城”臺兒莊展現夢幻般的風采。
棗莊市還實施了“三退三還”的生態修復工程:“退漁還水”、“退房還岸”、“退耕還濕”,打造“生態濕地之鄉”,基本形成了“條條河流有濕地、片片濕地水清澈、流域處處生態美”的生態治理格局。
泰安市也積極建設人工濕地等水質凈化工程,先后建成了稻屯洼、大汶河入湖口、舊縣鄉出湖口、寧陽溝、東平湖南岸、東平匯河等7塊人工濕地,有效地提高了河流、湖庫的水質自凈能力。山東商報實習生王新超 記者王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