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6月12日訊(記者 于瀟瀟)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水利廳、省法制辦負責同志介紹《山東省水土保持條例》有關情況。大眾網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全省仍有2.7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亟待治理,水土流失防治任務十分艱巨。
《山東省水土保持條例》于2014年5月30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通過,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水土保持關系生態安全、糧食安全、防洪安全,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發布會上,山東省政府法制辦副主任李春田介紹。
李春田說,山東一直重視水土保持工作,早在1992年就頒布實施了《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該《辦法》實施以來,山東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全省水土流失面積已由6.35萬平方公里減至2.7萬平方公里,生產建設活動造成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農業生產條件和人居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為加快我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改善需求的不斷提升,水土保持工作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李春田說,首先,山東水土流失防治任務十分艱巨。目前全省仍有2.7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亟待治理,而各地重視程度、治理速度和投資強度明顯滯后,而相關規劃統籌力度不夠,削弱了規劃執行的權威性、嚴肅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土保持工作開展。李春田說,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類生產建設活動日趨增多,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率較低,水土保持設施“三同時制度”落實不夠好,對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我省引黃地區土地沙化嚴重,直接影響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強化黃泛區風沙治理尤為緊迫”,李春田說,這也是山東水土保持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同時,山東水土保持監測體系和監督措施不夠完善,無法滿足水土保持監督管理需要。
“針對我省仍有2.7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亟待治理的嚴峻現實,《條例》明確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職責,要求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并安排專項資金保障任務落實。”李春田說,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縣級人民政府的責任,要求縣級人民政府強化措施,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明確水土流失治理期限,限期完成治理任務。
“水土保持工作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同時,也離不開社會力量的參與”,李春田介紹,為此《條例》確立了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原則,并明確了財政補貼、以獎代補、技術培訓等具體措施,以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做好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