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首個高溫黃色預警 高溫天數或刷新十年來紀錄
今天開始,華北黃淮將現今年以來北方最大范圍高溫,成為全國“熱霸”,鄭州、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合肥等地本周都有可能出現持續高溫……濟南也在高溫隊伍里,這是多么痛的領悟!
熱得早
高溫預警多現6月,8年來首次5月發布
26日,當“時報兄”在微信上宣布“慘絕人寰”的工作日開啟時,一個更慘的消息是:一大波熱浪來了,網購的防曬傘還沒到貨就曬成“包公”了,什么防曬產品之類的,放棄吧……
26日濟南市區最高氣溫是33.6℃,雖然沒有達到35℃的“高溫線”,熱情的天氣已經讓我們倍感震懾了。市氣象臺卻嚴肅地告訴我們,這不是老天爺的“假動作”,本周都別想著涼快了。26日15:40,市氣象臺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稱:“受大陸暖高壓影響,預計未來3天我市日最高氣溫均在35℃以上,市區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超過37℃,請注意防范。”比預警還嚴重的是,熱天可能持續不止3天。預報27日開始的5天里,我市將出現持續高溫晴熱天氣,29日至31日,最高氣溫或達37℃左右。
記者從市氣象臺了解到,2005年開始,我市開始發布高溫預警信號。從預警信號記錄來看,大部分年份的首個高溫預警信號出現在6月份,2011年和去年則是7月首發高溫預警信號。只有2007年和今年,是在5月份發布,巧合的是都是5月26日這一天。不過2007年更厲害,當年發布了更高級別的橙色預警,而今年則低了一個等級。
熱得燥
中午空氣濕度僅10%,屬于“干熱性高溫”
26日,我市空氣質量良,藍天白云給市民帶來好空氣。不過美中不足,這天氣也太干燥了,太陽曬得人皮膚發燙。氣象資料顯示,26日早間時段,市區空氣濕度在30%左右,所以出點汗還能在皮膚上多逗留一會兒,到了14:00左右,空氣濕度只有10%,這會兒再出去走一圈,就能體會啥叫進烤箱了。
市氣象臺天氣預報員說,最近這種大熱天有個氣象學名,叫“干熱性高溫”,表現為氣溫上升快,濕度小,晝夜溫差較大。一般來說,高溫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溫高而濕度小的干熱性高溫;另一種是氣溫高、濕度大的悶熱性高溫,稱為“桑拿天”。“‘桑拿天’一般在每年的7、8月份出現,天氣比較濕熱。”天氣預報員說,從5月底至6月,濟南這樣的干燥熱天還會有很多。隨著夏季風的增強,來自海洋的水汽被輸送過來,那時候熱加水,就得經常“蒸桑拿”了。因此,雖然現在天氣也變熱,但干燥的環境容易把汗液蒸發掉,比起7、8月的“桑拿天”,現在還算舒服些,在此也提醒大家多喝水,補充體內水分。
熱得彪
5月下旬持續高溫,10年來少見
“往年5月底也是這么早就熱起來嗎?”網友“Amber”剛買了條大長裙,還沒來得及得瑟就覺得穿不著了,心里不甘心,總覺得不到熱的時候。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查閱了近10年來的氣象資料,今年5月下旬氣溫的表現確實熱得更“彪悍”一些。
從氣象資料記錄來看,近10年來5月下旬連續多天出現33℃以上天氣的日數并不多,只有2007年做到了。2007年5月26日市區最高氣溫高達36.2℃,接下來一天升高至37.3℃,相鄰的兩天最高氣溫也分別達33.1℃和32.6℃。而去年5月下旬氣溫就很“弱”,最高氣溫超過30℃的天數比較少。今年5月,濟南已經出現了2個最高氣溫35℃以上的高溫天氣,如果預報的氣溫實現,今年5月的高溫天數將刷新10年來的“熱紀錄”。
市氣象臺天氣預報員說,目前這個時段是北半球太陽直射角最大的季節,同時又是我國北方雨季來臨前天氣晴朗、少雨的時期。不僅氣溫迅速升高,在干燥氣團控制下,地面增溫快(平均最高氣溫可達25℃~30℃),還很容易形成干熱風。整體天氣走勢和往年類似但熱度偏強,和整個大氣環流狀況密切相關。
熱知識
感覺要曬化了?紫外線和溫度沒多大關系
“騎了兩天電動車送孩子,明顯感覺曬黑了。”市民戴先生說,最近濟南的大太陽實在太過熱情,皮膚和紫外線打了兩天招呼,顏色就變了……是不是天兒一熱,紫外線也變強了?記者從市氣象臺了解到,最近兩天,我市紫外線指數在3至4級之間,紫外線指數一般用0到15表示,最近的紫外線量對人體的影響其實不是很大。有關研究表明,紫外線指數在一年當中的許多時候都會很高,不一定只是在很熱的時候。
據市氣象臺官方網站發布,27日我市紫外線的級別為3級,表示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量比較低,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小。但天氣預報員提示,市民仍要做好防曬準備。醫學研究表明,保護自己不受紫外線的侵害非常重要,因為過度的紫外線輻射會直接破壞人們皮膚細胞中的DNA。如果被破壞的DNA不能自動地正確修復,就會導致皮膚癌的產生。
那么如何保護皮膚不受傷害?使用防曬霜是一個辦法。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SPF值在15以上的廣譜防曬霜,每兩個小時使用一次。男士可能會對防曬產品嗤之以鼻,也可以選擇其他辦法,比如在戶外呆的時間長了,不妨去樹下、傘下和棚下尋找陰涼處,減少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和機會,特別是在上午11點到下午3點這段陽光最強烈的時間。
此外,合適的衣物可以更好地提供對紫外線的防護。據悉,寬檐帽會保護頭部和臉部,而一副合適的、100%遮擋紫外線的遮陽鏡則有助于保護眼部。 (記者趙璐)
熱災害
干熱風或影響小麥收成
可噴藥防治,但用工成本高難施行
“今年麥子好像熟得早,我開車路過的麥地里麥子都黃了。”市民戴先生說。記者了解到,本周持續高溫,對即將迎來收獲的小麥并非是好事,干熱風會影響小麥收成。盡管農業技術人員稱可以通過噴灑藥物防治干熱風,但由于用工成本高,導致大部分麥田難以施行這種防治措施。
記者從市農業部門得知,干熱風,又名“熱干風”,是一種高溫、低濕并伴有一定風力的農業災害性天氣。這種又熱又干的風對農作物成長并不利,高溫有風會加速植物體內水分蒸發,使得農作物干枯,甚至導致小麥灌漿不足,影響產量。現在濟南的小麥已經開始進入收割期,南部山區的不少地塊已經開鐮,北部平原區的小麥也將在下個月全面進入收獲期。
農科院相關負責人稱,干熱風對小麥造成的影響其實可以防治,如在葉面噴灑藥物,或者提前施氮肥,基肥里增加磷肥,都有利于小麥灌漿,對防御干熱風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農村人員多外出打工,導致打藥施肥的用工成本高,小麥也很難享受到這種“待遇”。
熱經濟
“高溫險”網上開賣,花10元最多賠100元
37℃超14天,濟南人可獲賠
隨著氣溫走高,有保險公司又打起了天氣的主意。國內某互聯網保險公司在天貓推出首個“高溫險”。在今年6月21日至8月23日的64天時間內,一旦投保者所在城市的37℃高溫天氣超過約定天數,保險公司將按高溫日給付保險金。每份保費10元,每份保單最高可賠100元。對濟南人來講,在約定的64天內,37℃及以上天氣超過14天才可理賠,賠付上限為100元。
“每個城市的高溫免賠天數都不相同,以濟南為例,免賠天數為14天,這就意味著,若濟南市民成功投保一份10元保單,在保險期間濟南累計發生了14個37℃以上的高溫日,從累計的第15天開始,投保人可以獲得保險公司每天5元的高溫津貼,累計最高賠付100元。”天貓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如保險期限內,濟南累計遭遇的37℃及以上高溫日只有14天或少于14天,則在免賠天數內,不予賠付。
“高溫險”開售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表示,“有點意思,賺點冷飲錢”,但也有不少網友提出質疑,認為“不像保險,像博彩”。還有網友對保費10元、最高賠付100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交10元保費,最高才得100元保險金?那我還不如買5注雙色球。”
熱吐槽
打敗我們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熱
@逝去的祝英臺:濟南風光,千里“燒烤”,萬里肉香,望護城河內外,唯余熱浪,千佛山上下,頓失陰涼。
@油頭文:濟南真好。早上起床洗個澡,中午吃飯洗個澡,晚上睡前洗個澡,熱醒了再洗個澡;一天都是在洗澡。買了筐雞蛋,到家變成了小雞!買了個涼席,一睡變成電熱毯!在路上遇到個陌生人,相視一笑,變熟人了!想吃個涼菜你都得趁涼吃,要不一會兒就變熱菜了!桌子太燙,麻將剛擺好,居然胡了!
@魔光球:打敗我們的不是天真,而是天真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