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東營4月23日訊(東營區電臺魏軍俠)從懷胎五個月感受到胎動,十二年來,劉秋云開始將女兒成長的點點滴滴,碎片化的溫情感悟一一記錄成近30萬字成長記錄,細膩的母愛從日記本里潑灑而出,讓人無不感受到一個普通母親對女兒深深地愛……
2002年7月22日,懷孕5個月的劉秋月決定寫孕產日記。“媽媽要寫一本主題是你的日記。從現在到你出生的每一天,爸爸媽媽的愛都將永遠環繞著你。”步行數公里去產檢、今天朗誦了《唐詩三百首》、去公園轉圈時寶寶又調皮了……每天寶寶感受到的世界,她都用筆記錄在本子上,用這種方式與女兒“對話”。
有天晚上,家里停電了。有點害怕的劉秋云唱歌為自己壯膽,沒想到,她撫摸著肚皮時,肚子里的寶寶開始跟著跳動,手摸到哪,寶寶就在哪回應,仿佛用這種方式給母親鼓勵。“母子情深,原來從寶貝在母胎中就開始了。”劉秋云說道。
2002年11月19日,劉秋云到醫院待產。陣痛加劇,骨縫卻未開,劉秋云一度疼到跪下。她忍著劇痛在醫院里寫下:“我親愛的孩子,媽媽一直在渴望你的降生,你一定是個健康、聰明、漂亮、可愛的孩子……”這是產前最后一篇日記。因為疼痛,“字跡都輕飄飄的。”
二十幾個小時后,劉秋云等來了與女兒“四小姐”的約會。
孕產日記并不是終結,劉秋云開始使用電腦為四小姐寫成長日記。從一歲到三歲,日日一篇,從未間斷。如果女兒的某個瞬間讓她觸動,她就會寫在紙條上,然后回家記錄下來。女兒三歲后,劉秋云在仙河鎮開了一家內衣店,盡管忙于創業,但劉秋云也未放棄女兒的成長日記。除兩本手寫孕產日記外,迄今劉秋云書寫的電子版日記多達30萬字。翻開日記,每篇記錄的都是每日生活中的瑣碎細節:
爸爸每晚都會親一下肚皮,跟寶寶說晚安,日日如此,直到女兒出生;
晚上臨睡前唱《世上只有媽媽好》,一歲多的娃娃安安靜靜地流淚,仿佛什么都懂;
換下的每顆乳牙,都被細心地包起來、珍藏起來;
女兒七歲時寫下第一首詩,世界在她眼里全是美麗;
小小肩膀大大書包,兩個馬尾一翹一翹,送女兒上學時她回頭叮囑:“媽媽,天冷,你可要多穿點啊。”
從第一次胎動,到今天進入青春期,女兒十二年的成長歷程歷歷在目。這些碎片化的瞬間感動,在日記里永遠留存著,每次翻閱,都帶來長長久久的幸福感。劉秋云說無比慶幸自己的決定,也佩服自己的毅力,再翻閱這些日記,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她說日記是母愛表達的自然渠道。確實,愛有很多種表達方式,可是日復一日的記錄、時時刻刻的陪伴,碎片化的感動用十二年如一日的情感堆積,就繪成了幸福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