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00多濟南人立下“網絡遺囑” 不具備法律效力
飛機的黑匣子,能為人們提供飛機失事后的相關信息。在“馬航客機失聯”事件發生后,網絡上一款“人生黑匣子”走進人們視野。近日,女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有2100多位濟南人留下“網絡遺囑”,以25至40歲的中青年人為主要使用人群。由于“網絡遺囑”不是有效的遺囑形式,因此不符合法律效力。心理專家稱,“網絡遺囑”更多是一種情感傳遞。
注冊用戶25歲至40歲居多
“我要把房產留給我父母,還有寵物狗留給妹妹……”幾天前,25歲的濟南市民徐磊在遺囑網站,寫下了700字的遺囑“交代身后事”,“馬航客機失聯”事件發生后,徐磊擔心因常年在外奔波,萬一自己某天出現意外,所以立下遺囑。“房子和車子是大頭,把這大部分財產留給父母,是避免他們老無所依。”
通過網絡搜索,記者打開了以黑色為背景色的“您的人生黑匣子網絡遺囑”網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備份生命記錄,傳遞無限關愛”的宣傳語。其中,“云保險箱,備份生命記錄”的滾動頁面,向網友傳達一種莊重而嚴肅的氣氛。
在網站的右上方,掛著一則簡短的聲明。根據媒體公布的馬航失聯客機154名中國乘客名單,該網站對名單逐個人名進行了系統查詢,共有31個名字一次或者多次重復。“不知道是不是網絡遺囑的注冊用戶,天佑平安。”
女報記者電話聯系到該網站客服人員張先生。據悉,早在2010年網站已正式成立,目前該網站已有近30萬的注冊用戶。山東省有用戶8400多人,濟南有2100余人。25歲至40歲的中青年,是留下“網絡遺囑”的主要用戶年齡段。
據悉,留下網絡遺囑的人,主要目的是將人生感悟和經歷等記錄下來,以便萬一意外發生之后能夠將情感傳遞給親朋好友。注冊會員可以購買并注冊保險箱的賬號密碼,在網站保存情感信息、人生日記、財務狀況等相關文字圖片或視頻等記錄,一人可設立多個保險箱,每個保險箱價格為59元/年。受“馬航客機失聯”事件影響,該網站注冊會員人數確有增長,“但注冊人數尚未達到暴增的程度。”該客服說。
該客服透露,與廣州、深圳等地相比,留下“網絡遺囑”的濟南人數相對較少。山東慧愛心靈家園心理專家呂善鎮認為,“這與廣州等地人口流動大,人們的安全感相對較低有關。”
超三個月未續費將銷毀“遺囑”
如何確認用戶死亡呢?根據網站規定,注冊用戶須按網站規定設置一個登錄頻率,若設置一個月至少登錄一次,該用戶未登錄,網站會先發郵件提醒;如果沒有回應,再通過短信提醒;如果還沒回應,會電話和本人聯系委婉確認;如果還聯系不上,再和用戶指定的聯系人委婉確認。如確認用戶意外死亡,收到用戶死亡證明后,將在公證監督下,將保管箱的資料交給指定排在最前面的聯系人。另外,“如第二年超過三個月仍未續交59元的保管費,用戶的保險箱將被銷毀,清除一切數據。”該客服說。
從社會心理學層面分析,呂善鎮稱設立“網絡遺囑”是“人們普遍缺乏安全心理的表現”。“就個體而言,這是一種孤獨心理的表達,有可能是欠缺與家庭成員的溝通造成的。”他說,人們通過“網絡遺囑”的方式,與自己內心對話和寄托情感。
雖然沒聽過“網絡遺囑”,但市民胡樂萌仍稱“會試試”,“網絡這么發達,類似銀行賬戶、QQ密碼、網站密碼都只是本人才知道。如果發生意外以后親人沒法獲取,我可能會考慮把這些東西都寫到網絡遺囑里。”
立遺囑不具備法律效力
很多市民也對網絡的安全性提出質疑。針對信息安全性的問題,該網站客服稱“網站的安全措施有保障”。“用戶資料即使泄露也不會被破解。”他說,所有網絡遺囑的信息經過高級加密處理,只有用戶本人才能看到,哪怕是工作人員看到的也只是亂碼。
山東舜翔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妍說,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囑形式有五種,分別是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網絡遺囑更像是一種資料記載和備份的形式。”網絡遺囑存在爭議的部分,恰恰是其不能證實這是否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愿。“網絡遺囑超出法律規定以外,容易引發爭議,建議還是確立正規遺囑。”她說。
該網站客服也承認,“網絡遺囑”代表的只是一種情感的傳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親人的心理創傷,彌補一些遺憾,并沒有法律效力。“如果要作為法律依據的資料是需要公證處做公證的。用戶也可以把公證之后的資料存放到網站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