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稍耽誤,就趕不上公交了”
1月7日,本報記者就有關公交車的話題,在街頭隨機采訪,市民反映最多的問題也是公交車收車太早,希望能延長時間。
市民張先生說,聊城市區的公交車能到晚上7點的很少,很多6點就收車了,下午下班就得趕緊走,稍微耽誤點時間就沒車可坐了!霸鄄灰笙虼蟪鞘心菢拥酵砩12點,最起碼也得到八九點吧?”
也有市民反映公交站牌更新不及時的問題。市民鄒女士平時坐公交上下班,她經常遇到一種現象:等了半個多小時公交車還不來,最后一打聽才知道改線了,太耽誤事兒了!她往公交公司打過多次電話,只說“改線了”也沒說以后如何解決。這種事兒太多了,能不能借鑒一下濟南等城市,一換線立即在站牌貼出更新后的線路圖。
市民于先生老家在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原東昌府區)于集鎮,至今未開通公交車,雖然目前有新國線的客車在跑,但時間點太不準確,有時候等車需要一個小時,尤其是冬天和夏天等車,滋味很難受啊,建議早日開通聊城到于集的公交車。
增加公交數量 延長服務時間
1月6日,網友“我的絲雨天空”通過新浪微博@齊魯晚報今日聊城:為了改善城市環境,緩解交通壓力,我建議在本市大力推廣公共交通事業。公共交通事業與市民息息相關,增加公交車數量,開設新線路,延長公交服務時間。從市區帶動鄉鎮,提高聊城市公共交通水平。建議2、6、7路等主線延遲到21:00或21:30。
就市民和網友關心的公交車問題,本報記者在兩會上采訪發現,多位政協委員提交了關于公交車問題的提案。
政協委員王成哲說,隨著全市經濟發展及城鎮居民人口的增加,私家車數量呈井噴式增長,道路擁擠日趨嚴重,在某些路段,高峰時段擁擠相當嚴重,“開車沒有騎車快”將很快成為現實寫照。緩解道路交通阻塞的重要出路在于大力發展公交事業,并通過大力提升公交服務水平,引導市民養成乘坐公交出行的習慣。
王成哲說,霧霾天氣越來越多,跟城市車輛增加有關。增加公交車輛及運營線路,引導市民出行優先選擇公交,減少開車出行,也是一種環保的有效方式。
目前,影響市民乘坐公交車的最大原因是,車輛開行不能守時,高峰時段陷入乘車難題。根據實際情況,在特殊路段設立公交專用行駛區(特殊專用車輛也可行駛,如救護車等),以提升公交速度。另外,根據乘車人次統計,適時適度增加車輛投入密度,緩解交通壓力。
民進聊城市委在提案中提出,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設,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和廣大民眾“出行難”問題的有效途徑。根據調研反映,不少群眾建議早班車提前至6:00(冬季),以方便學生乘車上學,2路、6路、7路等主線將最后一班運營時間延遲到21:00或21:30。建議優化公交路線和站點規劃,車次間隔要趨于合理,科學安排開行時間。
民進聊城市委建議,按照公交優先原則,在聊城市區的東昌路、柳園路、花園路等主干道,特別是交通擁堵路段設立公交專線并嚴格按規則執行,保證公交線路在高峰時期的暢通,真正讓市民感覺到公共交通的便利。
部分人行道 根本沒法走
劉先生致電本報兩會熱線8451234說,目前,聊城市城區部分人行道臟、爛、差、堵,根本沒法走,有的人行道還被劃成了停車位,嚴重影響城市形象,建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親自走一走、看一看。
比如,興華路和向陽路路口、衛育路路口的花池影響通行,建議加以整改;東昌路、向陽路路口的綠化帶把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給阻斷了,行人通行不方便,也該管一管。
其實,解決人行道亂停車也不難,只要留出2米的人行道,在人行道兩邊都栽上一米的綠化帶,兩頭栽上隔離柱,車就開不進去了,也暢通了。
劉先生希望政府部門要下大力氣提升城市品位,科學規劃城市建設,注意城市細節建設,讓人行道干凈、平整、暢通、安全。(王瑞超 張超 謝曉麗 王傳勝)(完)